本書作者細織密縫出作者的童年往事,以及遠行中船頭水邊的見聞。包括沈從文《湘行書簡》《湘行散記》,并有“沈從文大事記”作為附錄,由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親自編選并撰寫導讀,以黃永玉作品配圖。
☆黃永玉和女兒黃黑妮最終授權插畫本
精選黃永玉八幅描繪湘西風情的作品。情感飽滿,充滿生機,與沈從文文字中的生命力相得益彰。
☆梁永安選編并導讀
復旦大學梁永安教授編訂全書并撰寫7700字導讀,深度解讀《湘行散記》的當代閱讀價值。
☆詳細注釋,全面掌握時代、文化特點
帶領讀者多方位解讀《湘行散記》的時代特點。
☆特別收錄沈從文大事記
詳細闡述作者生平、時代特征,了解文學大師傳奇的一生。
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人,看見生命中決定性的瞬間
梁永安
一
沈從文寫《湘行書簡》《湘行散記》是在35歲之前,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時期。
要讀懂一個作家,如果過于散漫,落點太多,往往很難沿著根系深入下去。而從《湘行書簡》《湘行散記》來讀沈從文就很好,用這兩部作品來以點帶線,甚至是以點帶面,找到能跟我們今天的青年生命同呼吸,有深度,有呼應的東西,這樣就很好。
《湘行書簡》里有沈從文生命中決定性的瞬間,通過書信先呈現出來,有很多特別真實特別坦誠的陳述,后面以此為基礎來寫作,才有了《湘行散記》。所以,這兩部作品應該一起讀,這也是讀懂沈從文的入門書。
二
沈從文所在的時代,是一個宏大趨勢占絕對統治地位的時代。那個時代國家太弱了,為了生存,只能克服各種各樣的差異,然后把人整合起來做板塊運動,形成一個大的整體觀念。
那個時代其實并不適合比較溫和的人,不適合那種既有寬度又很柔和的人,因為充斥著尖銳的激烈沖突——階級和階級之間,武裝集團和武裝集團之間。這些沈從文是很不適應的,他不像魯迅,魯迅對接了尼采,對接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家庭遭遇,因此有很清晰的對立面。
另外,沈從文的故鄉(xiāng)湘西的文化不是傳統的中原文化,沈從文不是那種傳統文化里出來的。人和世界的關系里邊自然本身的那種存在,讓他有一種自然的邏輯。他的情感,跟大山外面那種意識化、觀念化的趨勢還是不太一樣。
沈從文在文學上很純真,但是那個時代并沒有給他提供回旋余地,他始終有一種邊緣性,可以說是一個生不逢時的人。
沈從文如果活在東晉謝靈運的時代,也許會很好,他的本性有那么一點像杜牧,很柔情。他沒有李白的張揚,也不像杜甫那樣跟大官僚靠得那么近。人生對他來說,就像一個個有所感觸的瞬間,人就像山里的草木一樣。他的文學作品很多是在寫細民,那種柔和的平凡。他后來寫小說也是,文字里有一些氣質就是從大山帶來的,而且他的血脈里面有混血。這種混血造成了他文學氣質上的獨特性。所以沈從文不會像從小生長在城市里的知識分子那樣,用幻化出來的審美去寫作,而是必然跟這個世界有很多格格不入的東西。
三
《湘行書簡》是《湘行散記》的前身,在這些寫給張兆和的信里,沈從文好像找到了自己很重要的東西。有一封信里,沈從文說:“我心中忽然好像徹悟了一些,同時又好像從這條河中得到了許多智慧。山頭夕陽極感動我,水底各色圓石也極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什么渣滓,透明燭照,對河水,對夕陽,對拉船人同船,皆那么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
這一段讓人特別感動。沈從文遇到的重大問題總是不好解決,唯一讓他抓住的就是愛情。一生中如果有一段時間,像沈從文與張兆和的相遇,像《湘行散記》《湘行書簡》中那樣,人生有一種特別的綻開,哪怕像曇花一樣,也是幸福的。
這個時候沈從文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那個人,也看到了生命中決定性的瞬間,然后整個寫作也接近于黃金時期的感覺。
沈從文成長在湘西的山水里面,他早期的那些散文帶有很大的靈性,離開那片土地后,那種靈性也始終存在。他始終把自己看成鄉(xiāng)下人,覺得萬物有靈,自己跟那些草木都是同體。我看沈從文的時候,會想起《紅樓夢》里大青峰下那塊石頭。那塊石頭要么就不離開,就一直保持無字的狀態(tài),然后就這么很純地過一輩子;要么就是被帶入煙塵,歷經冷暖,經受種種,再回到大青峰下,身上已經寫滿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