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壯猷(19021970),原名方彰修,學名方興,字欣安,或作欣庵、新安、心安,又字闿元。湖南湘潭人,歷史學家。1925年考取清華國學研究院第一屆研究生,師從梁啟超、王國維二先生。1926年畢業(yè)后曾在北京、上海等地多所高校兼課。1929年赴日,師從白鳥庫吉研究東方民族史,翌年退學歸國,在北京、南京等地各大高校兼職。1934年入巴黎大學法蘭西學院和民族學院師從伯希和學習,兩年后歸國,于武漢大學歷史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離開武漢大學,先后出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文物處副處長、中南文化部社會文化處處長、湖北省文化局局長、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曾主持越王勾踐劍劍柄文字的厘定工作,為湖北省文化教育、考古文博事業(yè)作出重要貢獻。方壯猷一生勤于治學,在中國文學史、邊疆民族史、宋遼金元史、楚地考古與楚文化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創(chuàng)獲,是民國學術界重要的預流者和推動者。
本次選編,本著以學術為主,盡量全面的原則,共收入其各類文章26篇,基本依照其一生的學術活動及著述的順序分為以下五類;早年的文學史研究、北方民族研究時期的七考、宋遼金元史研究、西南少數(shù)民族調查、考古研究。大致按照以類相從的原則,并照顧發(fā)表時間先后進行編排。
通觀方壯猷的學術研究,早年注重學習當時學術界新潮的學術方法(如歷史比較語言學等),而在其學術成熟的后期階段(武漢大學任教時期),則不再見此類方法的提倡,而更注重對基本史料的收集、考辨和整理。但前后一貫的,是他對于北方少數(shù)民族歷史和語言的關切,是他利用現(xiàn)代學術新觀念、新視角研治歷史的嘗試。他尤其注重以社會史的視野,從政治、經(jīng)濟、民族、語言等方面來進行古史研究,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歷史學者的視角和特點,從而也取得了較好的學術成績。不論在當時還是在今天,他的很多文章都依舊是相關研究領域的基本參考資料。方壯猷先生的一生,除其出身貧寒但不斷進取令人印象深刻外,他對新思潮的敏感與執(zhí)著,也給人明晰的印象。比如二十幾歲時,即寫出新文學觀念指導下的對中國文學的考證研究,再比如對白鳥庫吉和伯希和所提倡的中國北方邊疆少數(shù)民族語言與歷史的研究與介紹等,都體現(xiàn)了他學術視野的開闊和對新思想的敏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既為中國學術帶來了新鮮血液,也讓人領略到他在學術上不甘人后的拼搏狀態(tài)。雖然因為時代動蕩和新中國成立后的工作調整,他的很多學術志業(yè)并沒有充分展開,他的諸多學術成果也沒來得及完善(比如對宋史的研究、對楚國史的研究,以及未完成的大量手稿等,可能都留有遺憾),但目前所見的這些成果,已經(jīng)讓我們對他一生勤于治學的特點深有體會,其取得的成就和具有的價值,相信會在今后更為細致地認識和考察民國學術的過程中更為彰顯。
辛智慧,內蒙古人。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國學院博士后,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訪問學者,現(xiàn)為山東大學儒學院副教授。主要關注領域為清代經(jīng)學與文獻、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史、大航海與全球史。主持承擔各級研究項目多項,在《文史哲》《清史研究》《中國哲學史》《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孔子研究》《中國經(jīng)學》《讀書》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
導言方壯猷的生平與學術
《商人婦》《綴網(wǎng)勞蛛》的批評
中國文藝的起源
詞的起源和發(fā)展
中國戲劇之起源
白話小說起源考
契丹民族考
匈奴王號考
鮮卑語言考
匈奴語言考
三種古西域語之發(fā)見及其考釋
室韋考
韃靼起源考
中國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及抑商政策的實施
中世封建社會
南宋編年史家二李年譜
宋史類編及宋史校注
遼金元科舉年表
雷波屏山沐川等縣土司家譜
蠻夷司文等九土司家譜
涼山族系譜
宋代百家爭鳴初探
從元代農業(yè)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來看忽必烈的重農政策
戰(zhàn)國以來中國步犁發(fā)展問題試探
初論江陵望山楚墓的年代與墓主
方鶴卿祭文
吳其昌教授事略
方壯猷年譜簡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