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土秩序的文化闡釋——一個中原鄉(xiāng)域的地方觀念與實踐變遷
定 價:96 元
叢書名:紫金人類學書系
當前圖書已被 4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李曉斐著
- 出版時間:2024/3/1
- ISBN:9787513090667
- 出 版 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C912.82
- 頁碼:212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化是一個整體的本質主義想象被打破,文化并無嚴格邊界、永遠處于變遷之中并且充滿能動性成為人類學家的共識。本書從地方文化觀念的角度考察鄉(xiāng)村秩序及其變遷背后的內涵與機制。一方面,鄉(xiāng)村村民的地方觀念是豐富多樣的,既表現(xiàn)為“寓圣于俗”的地方象征與觀念世界,又包含文化認同、權利與公平觀念、作為社會人的人觀、情感意義模式以及模糊性與關聯(lián)性的地方知識;另一方面,鄉(xiāng)村村民地方觀念的種種表現(xiàn),又與當?shù)卮迓涞南笳鲗嵺`、族群交融、土地調整、生計模式、村落政治和基層治理密不可分。因此,鄉(xiāng)村村民的地方觀念不僅嵌入當?shù)亟洕、政治、象征等各個領域,而且在這些領域之中生成與改變,并最終與物質利益以及內外權力關系一起,構成了當?shù)剜l(xiāng)土社會秩序的內涵。
李曉斐,人類學博士,南京理工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當代中國鄉(xiāng)村社會變遷等。先后入選江蘇高!扒嗨{工程”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2018年)、江蘇省“社科優(yōu)青”培養(yǎng)對象(2020年)。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社科基金項目1項。已出版學術專著1部(《民間權威與地方政治》,榮獲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
目錄
郝瑞序Ⅰ
總序Ⅴ
序一Ⅸ
序二ⅩⅠ
導論文化視野下的鄉(xiāng)村秩序研究
一、國家與社會:傳統(tǒng)路徑及其反思
二、地方觀念:鄉(xiāng)村秩序研究的文化視角
三、田野工作與研究思路
四、章節(jié)結構安排
第一章寓圣于俗:地方觀念世界的結構與實踐
一、觀念—實踐:鄉(xiāng)村宗族與宗教研究的維度
二、交織與融合:觀念世界的基本構成
三、對立與包含:地方觀念世界的階序結構
四、成為當?shù)厝耍旱胤接^念的實踐性
五、結論
第二章超越族群:區(qū)域認同建構與地方交融
一、文化邊界的實與虛:異同與建構
二、跨越邊界的流動:回漢村民的交往融合
三、族群邊界的超越:區(qū)域認同的地方實踐
四、結語
第三章土地調整:權利與公平觀念的地方實踐
一、S鄉(xiāng)的土地:居住、耕作與人地關系
二、土地調整原則:公平觀念與成員權利的多樣表達
三、土地調整困局:公平觀念與村莊權力關系的交織
四、土地確權實踐:樸素公平觀念的挑戰(zhàn)與應對
五、結語
第四章生存之道:文化經濟學視野下的生計變遷
一、掙錢:作為經濟動力的社會心態(tài)
二、河村:毛皮加工業(yè)的興與衰
三、房村:機械配件加工業(yè)的常與變
四、人觀:兩種生計類型的觀念基礎
五、簡短的討論
第五章善治之路:村落政治變遷的文化機制
一、鄉(xiāng)村善治:村落本位及其文化內涵
二、河村政治:有序—混亂—再穩(wěn)定
三、生活世界:鄉(xiāng)村糾紛治理的整體理解
四、情感—意義模式:村落政治秩序的文化解釋
五、結語
第六章基層治理:精確化邏輯與地方性知識
一、從模糊到規(guī)范:基層治理的精確化過程
二、具體事例:環(huán)境整治工作的精確化實踐
三、地方知識:精確化治理與模糊性社會的交織
四、結語
結論文化、地方與鄉(xiāng)土秩序
一、鄉(xiāng)村秩序變遷的文化闡釋
二、地方觀念的現(xiàn)代建構與新秩序的可能方向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