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與黑色”意味著什么呢?它僅僅是對兩種成分的一種肯定性指涉,在我看來,這兩種成分是跟電影密不可分的。第一種存在于年輕漂亮的女士、我們夢幻中的花季少女的感官魅力中,無論涉及的是她們的臉,還是一時間被揭開的更為私密的桃紅魅力。第二種則很像色情類型和恐怖偵探類型的老一套:黑色系列,浪漫時代的黑色小說,美國制造的黑色電影,赤裸裸的肌膚上的黑色緊身帶,罪犯戴的黑色面具,美麗的眼睛上綁著的黑色蒙布,等等。這一切已經(jīng)不太時髦了。我是真心地為之感到可惜。
本書是阿蘭·羅伯-格里耶的一堂私家電影課——七部電影代表作劇本、工作手記等獨家一手資料首次出版,揭開桃色與黑色的感官魅力,邀您進入鏡頭背后奇妙的光影世界。
《桃色與黑色。瑚蛔印肥珍浟恕稓W洲快車》、《撒謊的男人》、《伊甸園及其后》、《N拿起骰子》等電影相關文本,包括其構思、劇本大綱、對白串聯(lián)以及電影小說提綱等。阿蘭·羅伯-格里耶在書中講述了一部電影如何從一個簡單的構想逐漸成形的過程,其中,“桃色”與“黑色”兩種色調(diào)一直貫穿所有劇本始終。
這本書是由奧利維耶·科爾佩和埃馬努埃萊·朗貝爾兩人以一種明晰嚴謹?shù)姆椒ň庉嫸,而我所給它起的書名,卻很可能會顯得含混,晦澀,稍稍還有些夢幻味道。興許需要對它做一番說明。
一方面,我使用了“劇本”這一概念,一般情況下我是避免用的,在這里,它具有一種太廣泛的意義,能涵蓋一些性質(zhì)上很不一樣的文本:電影劇本大綱,有時候很歷險,很動蕩,是一開始在我頭腦中的雛形,涉及一些電影形式,或者一些多少有些展開的敘述性內(nèi)容,比如開頭部分的一段插曲、整個故事的快速貫穿、某些場景的特定細節(jié)、某些對立和異文的變化游戲,等等;隨之而來的是更為完善的階段,甚至加入了一些細微描寫,涉及取景、燈光、鏡頭運動、蒙太奇節(jié)奏、敘事的連續(xù)性以及斷裂性;畫外音或者對話很快出現(xiàn),并愈發(fā)精確和完整;最后,還保留了一些決定性的選擇,它們有助于給作品整體以形式……哪怕僅僅只是暫時地。
另一方面,如果說,有些電影是以黑白為基調(diào)展開想象的,以下所有電影卻都是按照彩色制片構思的。這里,“桃色與黑色”又意味著什么呢?它僅僅是對兩種成分的一種肯定性指涉,在我看來,這兩種成分是跟電影密不可分的。第一種存在于年輕漂亮的女士、我們夢幻中的花季少女的感官魅力中,無論指的是她們的臉,還是一時間被揭開的更為私密的桃紅魅力。第二種則很像色情類型和恐怖偵探類型的老一套:黑色系列,浪漫時代的黑色小說,made in USA的黑色電影,赤裸裸的肌膚上的黑色緊身帶,罪犯戴的黑色面具,美麗的眼睛上綁著的黑色蒙布,等等。
這一切已經(jīng)不太時髦了。我是真心地為之感到可惜。
阿·羅-格
阿蘭·羅伯-格里耶 法國“新小說派”代表作家之一。1922年生于法國布勒斯特,1945年畢業(yè)于法國國立農(nóng)藝學院,獲得農(nóng)藝工程師證書,在國家統(tǒng)計院及殖民地熱帶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從事水果研究。五十年代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1953年發(fā)表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發(fā)表《窺視者》獲當年法國評論家獎。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擔任文學顧問,同時從事寫作及攝制電影。他的電影小說《去年在馬里安巴》(1961)由法國新浪潮電影著名導演阿蘭·雷奈攝制成電影,獲得同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大獎。他認為電影藝術比小說更適于客觀地記錄事物的世界,因此從六十年代起創(chuàng)作并導演《歐洲快車》、《撒謊的人》、《欲念浮動》、《使人瘋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單獨攝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獲路易·德呂克電影獎。
前言
介紹
歐洲快車(Trans Europ Express)
劇本大綱
劇情梗概
對白劇本
電影小說提綱
撒謊的男人(L’homme qui ment)
草稿
劇本大綱
對白劇本
伊甸園及其后(L’éden et après)
草稿
劇本大綱
系列與主題的最終圖表
電影小說提綱
N拿起骰子
電影資料
一個小打小鬧的走私者,化名為埃利亞斯,被一個國際組織利用來走私可卡因,要把可卡因從漢堡的港口運送到巴黎。電影講述了埃利亞斯的第一次巴黎一漢堡之行、他在漢堡的短暫逗留、返回巴黎、緊隨而至的第二次巴黎一漢堡之行,以及他第二次逗留漢堡的情形,而這一次大禍臨頭。
第一次旅行在某種意義上是種嘗試,是趟空手之行。雇用埃利亞斯的那個組織想先考驗他一下,好知道他們是不是可以把商品托付給他;他們要判斷一下,看他是不是夠狡猾,能從他們故意在途中給他設置的困難境地中擺脫出來,另外還想知道他是不是個可信的人(他有可能是警察的眼線);最后,他們也需證實,為未來真正的毒品運輸而預先安排的各項措施萬無一失。
但是,當然啦,埃利亞斯本人并不知道他這一次只是在進行一場沒有真正賭注的排演(而觀眾,他們很快就能明白),他以一個小心翼翼的好雇員應有的嚴肅且認真的態(tài)度完成了任務。人們看到他從巴黎出發(fā)的種種細節(jié):組織成員交給他一個帶有秘密夾層的行李箱,用來轉送想象中的可卡因,接著,他就乘上名為“歐洲快車”的豪華列車,開始了他的旅行。
人們馬上就看到,埃利亞斯還對跟他的任務無關的某樣東西十分感興趣。張貼著的海報和有插圖的報紙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旅行的人群中年輕的女郎勾住了他的目光,另外,他做某些動作的方式,或者他對某些詞語的特殊反應,都透露出他內(nèi)心中有一種顯而易見的性頑念,當這個人物一到漢堡,人們就將完全聚焦于這一特征。確實,在報紙的社會新聞中,在圣保利的特殊書店櫥窗所展出的色情雜志的圖片中,在大眾夜總會的表演中,他一貫總會被那些強暴的場面所吸引;他甚至還會付錢買通妓女,讓她們假裝只在暴力之下讓步,而在這樣傀儡般的表演過程(表演時,他稍稍會虐待一下姑娘,用不同的繩子把她捆緊,剝下她的衣服,等等)中,他會和完成任務時一樣小心謹慎,對細節(jié)考慮周全。
然而,埃利亞斯并不是個瘋子。他只是有些怪異的激情,但他完全能克制住它們,絕不會喪失對自己行動的控制。即便是和那些他十分艷羨的、或者是屈從于他極度欲望的年輕姑娘,他也始終表現(xiàn)出某種幽默,甚至會嘲諷自己的趣味,反正他會很自由地跟他的受害者們談到這些趣味。就這樣,他跟一個叫埃娃的年輕妓女建立起了友誼,埃娃也對他顯示出更多的親切和理解;她講法語時帶有一種很有魅力的口音,她很漂亮,總是笑臉迎人;埃利亞斯覺得,她對他表現(xiàn)出一種超越了利害關系的興趣,甚至可能不僅僅只是好奇心使然。
實際上,埃娃出現(xiàn)在埃利亞斯的人生道路上并非偶然:她受雇于那個國際組織,既構成這個新手周圍張開的網(wǎng)中的一個節(jié)點,用來監(jiān)視他,同時又是設置在他面前的圈套之一,用來考驗他。埃娃先是嘗試讓他說出他在漢堡是干什么的,后來又假意勸說他為當?shù)鼐煨Я,再來又動員他跟她一起跑到倫敦去,但都沒有成功。最后,埃娃終于向他承認,她是奉命來利誘他的。盡管她沒有說她要繼續(xù)就他的活動向上級匯報,埃利亞斯對她從此還是多了一點疑心,不過,當著那女人的面,他卻沒有顯露絲毫痕跡。
組織還在埃利亞斯的前進道路上設下了其他圈套:兩個假警察試圖讓他害怕(通過威脅,輕微的暴力,等等),錯綜的情況用來衡量他的急智(在他的行進路線中,臨時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一個接一個地發(fā)生,急需他去解決),最后還有對冷靜判斷能力和服從命令天性的測試(在港口的一個偏僻角落里,他被所謂的敵對分子包圍,又不能夠使用武器)。埃利亞斯贏得了所有考驗,但是他現(xiàn)在對他所遇到的所有人都產(chǎn)生了原則性懷疑:他始終在想象自己又落到了組織派來的密探手里,在接受他們的考驗。
就這樣,他把一個年輕的法國女人也看做懷疑對象。她是一家酒吧餐館的女招待,猜想他是自己的同胞,便開始跟他聊天,并對他說下班后想去找他。埃利亞斯千方百計想戳穿她的假面具,都沒成功,最后便跟這個年輕姑娘——她名叫卡特琳娜——好上了,并相信了她真摯的誠意。從此,他在她身上找到了一種靜謐,一種甜美,使他從在漢堡經(jīng)歷的持續(xù)不斷的緊張歷險中得到放松;但有天晚上,他利用了年輕姑娘身體的弱小和無力,再加上,她對他的逼迫進行了某種抵抗,這反而刺激了他,他暴力地強占了她;但這一次是真心的。這次侵犯非但沒有讓他們成為敵人,反而在他們之間建立了一種強有力的聯(lián)系,無論是他還是她,誰都無法擺脫它了。正是為了重新找到卡特琳娜,埃利亞斯才第二次前往漢堡,盡管他心里早就感覺到,這一次新的旅行對他將是致命的。
確實,正當他在自己同胞設下的一個個圈套中游刃有余地闖蕩之時,卻已被真正的漢堡緝毒警察盯上了。埃利亞斯一開始還以為,這一次遇到的還是那些假警察,盡管這些警察的舉動跟之前遇到的那些完全不同(尤其,他們盡了一切可能不讓埃利亞斯注意到他們,埃利亞斯全靠卡特琳娜的幫助才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伎倆)。離開漢堡前,埃利亞斯通過與走私集團頭目之一(他讓別人叫他弗朗克)的簡短會面了解到,他這次遭遇的是真警察,他可能已經(jīng)“被泄漏”了。他犯了一個差錯(是由他對對方身份的判斷錯誤引起的),很可能會大大地妨礙他在組織內(nèi)的職業(yè)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