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明末清初江南風雅巨擘,錢謙益的詩歌有著豐富復雜的內(nèi)涵。本書是一本論釋錢謙益晚年最后一組重要組詩《病榻消寒雜詠》的清詩研究典范性著作。全書分為兩編,上編深挖其詩文中的意象、隱喻,探討詩歌與錢謙益的政治理想、抱負有著怎樣的交集。既有對其晚年詩歌主題、詩學觀念的分析,也有對詩人交游的考證。下編以《病榻消寒雜詠》四十六首詩為窗口,通過細膩的文本分析,討論錢謙益希望通過詩歌塑造怎樣的自我形象,以及反映了他怎樣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形態(tài),再現(xiàn)錢謙益的性格、情感、內(nèi)心世界,幫助讀者一窺其臨終前的心境及精神狀態(tài)。
1.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嚴志雄代表作,東京大學大木康教授、南京大學徐雁平教授鼎力推薦。
2.持論精深,箋釋有法。本書分上下二編,上編深入挖掘錢謙益詩文中的意象、隱喻,探討其背后的內(nèi)涵。既有對其晚年詩歌主題、詩學觀念的分析,也有對詩人交游的考證。下編則對《病榻消寒雜詠》四十六首詩進行了細膩的闡釋。
3.展現(xiàn)錢謙益逝世前的復雜心境。詩歌與錢謙益的理想、抱負始終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恫¢较s詠》是錢謙益逝世前寫成的最后一組重要詩作,這些詩篇既是他靈魂深層的映現(xiàn)與記錄,也是其生前最后一次情感、思想的袒露。本書通過細膩的文本分析,再現(xiàn)錢謙益的性格、情感、內(nèi)心世界,幫助讀者一窺其臨終前的心境及精神狀態(tài)。
4.以文本細讀為基礎(chǔ),進入詩人生命。錢謙益詩作因其豐富復雜的內(nèi)涵和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特征,成為清詩研究或者說中國古代詩歌研究中的高難度問題。本書以《病榻消寒雜詠》四十六首詩為窗口,通過拆解其詩歌中的意象、修辭、寓意等,討論錢謙益希望通過詩歌塑造怎樣的自我形象,以及反映了他怎樣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形態(tài)。
5.封面設(shè)計精美,貼合本書主題。封面以梅花為主要素材,暗合冬季消寒與詩人生命末期的含義,與本書主題甚為契合。同時,采用了熱壓、模切等多種常見于特裝書的特殊工藝,精致素雅。
編輯推薦
明清之際,錢謙益為文壇一代宗師,黃宗羲形容他四海宗盟五十年。然而因乾隆皇帝的斧鉞之誅,錢謙益長期以來被視作貳臣,研究者也因此對其政治行為做泛歷史、泛道德論的闡釋。但是,政治行為批評、道德批評不能等同于文學批評,錢謙益賴以不朽的是其詩文。
《病榻消寒雜詠》是錢謙益生前最后一次的情感、思想袒露,里面不僅有大量老、病、寒的基調(diào),也詠及其生平耿耿于懷、念念不忘的大事,同時這也是錢謙益高超詩學技藝的體現(xiàn)。嚴志雄教授循著文本的形式、意象、修辭、寓意等細致體會,為我們再現(xiàn)了牧齋的性格、情感與內(nèi)心底蘊。錢謙益《復遵王書》云:居恒妄想,愿得一明眼人,為我代下注腳,發(fā)皇心曲,以俟百世,此話本是錢謙益對錢曾的期許,若將此語移許本書作者,想必他亦會首肯。
《病榻消寒雜詠四十六首》序箋釋
牧齋《病榻消寒雜詠四十六首》序曰:
癸卯(1663)冬,苦上氣疾。臥榻無聊,時時蘸藥汁寫詩,都無倫次。升平之日,長安冬至后,內(nèi)家戚里,競傳《九九消寒圖》。取以銘詩,志《夢華》之感焉。亦名三體詩者,一為中麓體,章丘李伯華少卿罷官后,好為俚詩,嘲謔雜出,今所傳《閑居集》是也;其二為少微體,里中許老秀才好即事即席為詩,杯盤梨棗,坐客趙、李,臚列八句中,李本寧敘其詩,殊似其為人;其三為怡荊體,怡荊者,江村劉老,莊家翁不識字,沖口哦詩,供人冊笑,間有可為撫掌者。有詩一冊,自謂詩無他長,但韻腳熟耳。余詩上不能寄托如中麓,下亦不能絕倒如劉老,揆諸季孟之間,庶幾似少微體,惜無本寧描畫耳;蛟唬喝私詼孰窅涸,何不近取佳者如歸玄恭為四體耶?余囅然笑曰:有是哉!并識其語于后。臘月廿八日,東澗老人戲題。
【箋釋】
牧齋詩序后署東澗老人。東澗老人或東澗遺老,牧齋別號,牧齋于順治十二年(1655)始用之。牧齋于《題吉州施氏先世遺冊》(1662)曾釋此號之由來,曰:乙未(1655)歲,(施)偉長游臨海,謁先廟,拜武肅、忠懿、文僖畫像,獲觀鐵券及周成王饗彭祖三事鼎,鼎足篆東澗二字。以周公卜宅時,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故有此款識也。謙益老;栌梗豢思S除先人之光烈,尚將策杖渡江,灑掃墓祠,拂拭宗器,以無忘忠孝刻文,乃自號東澗遺老,所以志也。(《有學集》卷49)
牧齋詩序透露,《病榻消寒雜詠四十六首》寫于康熙二年癸卯(1663)冬。其時,牧齋八十二歲。詩序落款日期為臘月廿八日。癸卯年十二月廿八日為公元1664年1月25日,而牧齋歿于康熙三年甲辰五月二十四日,公元為1664年6月17日。由此可知,自《病榻消寒雜詠》組詩輟簡至牧齋撒手人寰,相距僅四月余而已。牧齋一生詩作以此壓軸,《有學集》所收牧齋詩亦止于本題。牧齋病榻纏綿,賦詩消寒,一詠再詠而至四十六章,可云富矣。(組詩最后二章,牧齋自注云:元旦二首。知系寫于牧齋序詩后數(shù)日之甲辰年元旦。)
《病榻消寒雜詠》詩序語調(diào)詼諧幽默,似即興而發(fā),信手拈來。然牧齋詩題消寒一語,實有沉痛寓意。畫《九九消寒圖》,富貴人家升平之日事也,而牧齋撮其語以銘詩,卻為寄托《夢華》之感,則追憶往昔升平歲月、心傷國變滄桑乃其弦外之音矣!稏|京夢華錄》作者孟元老生長北宋末年,長住汴京,北宋覆亡后南逃,晚年追憶舊京繁華模樣,乃有《夢華錄》之作。于此,不妨借古喻今,以孟元老序《夢華錄》之語,轉(zhuǎn)喻牧齋今日之懷抱。孟氏云:仆從先人宦游南北,崇寧癸未到京師……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斑白之老,不識干戈。時節(jié)相次,各有觀賞。……仆數(shù)十年爛賞疊游,莫知厭足。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來,避地江左。情緒牢落,漸入桑榆。暗想當年,節(jié)物風流,人情和美,但成悵恨。……古人有夢游華胥之國,其樂無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悵然。豈非華胥之夢覺哉。目之曰《夢華錄》。(《東京夢華錄》,收入周光培編《歷代筆記小說集成·宋代筆記小說》,第7冊)
三體詩云云,牧齋杜撰之詞耳。中麓體,李開先(15021568)四十歲罷官后所制《閑居集》之風貌,嘲謔雜出之俚詩。牧齋《列朝詩集小傳》稱李為文一篇輒萬言,詩一韻輒百首,不循格律,詼諧調(diào)笑,信手放筆。……所著,詞多于文,文多于詩。……多流俗瑣碎,士大夫所不道者。(丁集上李少卿開先)言下之意,不無譏彈。今考明嘉靖間,唐順之(15071560)等出而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之復古主義。李開先為詩文詞曲,反模擬蹈襲,與唐等互通聲氣,頗為密切。于此一端,牧齋頗為贊賞。雖然,猶以其作多流俗瑣碎為憾。此處則謂李詩有寄托,為己所不能。則其寄托者何?牧齋《初學集》中有《跋一笑散》一文,謂其自序以謂無他長,獨長于詞,遠交王渼陂,近交袁西野,足以資而忘世,樂而忘老。……又曰:借此以坐消歲月,暗老豪杰。嗚呼!其尤可感也。ā冻鯇W集》卷85)觀此則牧齋或自謙不如李開先之能以文字游戲人生、消遣歲月,文酒詞曲自樂而老豪杰于詼諧調(diào)笑之俚語中。則牧齋此不能,乃人生情調(diào)之抉擇、個人情性之不同,非謂己之制作不如中麓體嘲謔雜出之鄙俚也。
少微體,老秀才即事即席之作,近取諸身,眼前尋常物事,身邊張三李四,亦可入詩,演成八句一律。與少微體創(chuàng)作機制相近者怡荊體,莊家翁劉老不識字,沖口吟哦,詼諧滑稽,偶有天趣。牧齋謂己作不能絕倒如劉老,純系戲語,可勿論。三體相較,牧齋自揣庶幾似少微體,又謂李本寧敘其詩,殊似其為人。則少微體率性自在,以能顯露個人性情面貌,而又不失為藝事為勝矣。牧齋頗以無本寧描畫,敘己之詩為憾。本寧者,明季名臣李維楨(15471626)是也。李負文名于當世,唯牧齋對李詩文之品格不無微詞!读谐娂鳌吩u李維楨云:自詞林左遷,海內(nèi)謁文者如市,洪裁艷詞,援筆揮灑,又能骫骳曲隨,以屬厭求者之意。其詩文聲價騰涌,而品格漸下。余志其墓云:公之文章固已崇重于當代矣,后世當有知而論之者。亦微詞也。(丁集上李尚書維楨)然則牧齋又緣何于詩序中抒發(fā)欲得李氏為己敘詩之愿望?除寫活少微體許老秀才之面目外,對牧齋而言,李維楨復象征一業(yè)已消逝而教人懷緬之世代。數(shù)載以前,牧齋曾于《邵潛夫詩集序》(1660?)中云:通州邵潛夫,以詩名萬歷中,為云杜李本寧,梁溪鄒彥吉所推許。乙卯(1615)之秋,潛夫挾彥吉書謁余,不遇而去。迨今四十五年,潛夫附書渡江,以詩集見貽。……當鴻朗盛世,本寧以詞林宿素,自南都來訪彥吉及余,參會金昌、惠山之間。彥吉山居好客,園林歌舞,清妍妙麗,賓從皆一時勝流,觴詠雜沓。由今思之,則已為東都之燕喜、西園之宴游,灰沉夢斷,迢然不可復即矣。……潛夫詩和平婉麗,規(guī)摹風雅,自以七葉為儒,行歌采薇,而絕無嘲啁噍殺之音。讀潛夫之集,追思本寧、彥吉,升平士大夫,儒雅風流,仿佛在眼。于乎!其可感也!余每過彥吉園亭,回首昔游,天均之堂,塔光之榭,往者傳杯度曲,移日分夜之處,胥化為黑灰紅土。與舊客云間徐叟,杖藜指點,凄然別去。(《有學集》卷19)牧齋之思懷李維楨,以李能喚起一鴻朗盛世升平士大夫文酒風流之年代。李詩文品格之高下與否,已不復至關(guān)重要之考慮矣。追溯李維楨身影,牧齋能回首來時路,重認己之風華歲月與夫天崩地坼前之鴻朗盛世。
節(jié)選自嚴志雄《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詠〉論釋》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4年8月
嚴志雄(Lawrence Yim),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F(xiàn)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臺灣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臺灣清華大學合聘教授。研究方向為明清詩文、文學文化、嶺南文學等。專著有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詠〉論釋》、《秋柳的世界王士禛與清初詩壇側(cè)議》、《牧齋初論集詩文、生命、身后名》等;編有《千山詩集》、《落木菴詩集輯箋》、《瞿式耜未刊書牘》等。
(簡要介紹:嚴志雄,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明清詩文、文學文化、嶺南文學等。)
目錄
上編 研究編
導 論
牧齋之身后名
我讀牧齋
牧齋之《病榻消寒雜詠四十六首》
本書之章節(jié)及結(jié)構(gòu)
第一章 詩書可卜中興事 天地還留不死人牧齋的詩學工夫論
與自我技藝觀
一、自我關(guān)注與生命的終極意義
二、思想與行動的辯證關(guān)系
三、自我技藝與牧齋晚年詩論
第二章 陶家形影神牧齋的自畫像、自傳性時刻 與自我
聲音
一、自傳性時刻
二、自畫像
三、反傳記行動
四、自我聲音
第三章 蒲團歷歷前塵事牧齋《病榻消寒雜詠》詩中之佛教
意象
一、將世間文字因緣 回向般若
二、大梁仍是布衣僧與老大荒涼余井邑
三、錢柳因緣與柳氏下發(fā)入道
四、針孔藕絲渾未定牧齋暮年心境管窺
五、余論:句
第四章 聲氣無如文字親牧齋亂余斑白尚沉淪之
人 / 文世界
下編 箋釋編
凡例
《病榻消寒雜詠四十六首》序、其一至其四十六箋釋
原版后記
新版后記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