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語 《論語》可謂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晶。它用語錄體的形式,將孔子和他的弟子、再傳弟子以及當時重要人物的言談舉止記錄下來,是我們了解孔子思想和孔門子弟言行的主要途徑?鬃邮侨寮业拇砣宋铮寮宜枷霃臐h武帝時就成為官方尊崇的正統(tǒng)思想,深刻地影響了兩千年以來的中國人的言行舉止和價值觀念。自南宋起,《論語》被列入四書之一,成為歷代讀書人的枕邊書和科舉考試的書。至今,它仍然是我們學習傳統(tǒng)文化、了解古代政治倫理思想、道德規(guī)范、禮儀制度、教育理念的源泉。 《論語》全書用簡練通俗的語言,將一個鮮活的孔子的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同時,它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性格迥異,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論語》可謂歷代讀書人繞不開的傳世經(jīng)典。而岳麓書社出版的楊伯峻、楊逢彬注譯、楊柳岸導讀的論語,則是經(jīng)典注譯中的經(jīng)典作品。此書借鑒了學界公認為最博最精的高郵王氏父子(王念孫、王引之)以及被譽為當今文字訓詁之學第一人的楊樹達先生解讀古書疑難詞句的經(jīng)驗,運用語言學學理分析并考釋了近兩百條疑難詞句。這些疑難詞句均為極難攻破的堡壘,學者們聚訟紛紜,莫衷一是。經(jīng)過作者十余年來孜孜不倦地努力,終于在本書中給出了信而有征的解讀。 本書是楊樹達的后代共同創(chuàng)作的(楊伯峻為楊樹達之侄,楊逢彬為楊樹達之孫,而楊柳岸則為楊逢彬之子)。楊氏家學的傳承既是學界的佳話,亦是學林的典范。而此本《論語》則為楊氏三代人承襲淵源深厚的家學、長年累月埋頭書卷的心血之作,其權威性自不待言。 在傳統(tǒng)文化倍受重視的當下,以全彩圖本的形式呈現(xiàn)此書,是傳統(tǒng)古籍走向現(xiàn)代、走進當代讀者、順應大眾閱讀品味的一種嘗試。此書既可作為青少年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提升古文閱讀能力的書,亦可成為對博大精深的國學感興趣的成年人的入門書。錢穆先生曾說過:今天的中國讀書人,應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一是勸人讀《論語》。這句話至今仍未過時。愿我們都能從《論語》中汲取營養(yǎng),提高文化素養(yǎng)。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