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后傳:蔣介石臺灣26年政治地理》在大歷史背景下,以蔣介石、蔣經國在臺灣的幾十處行館為經線,以蔣氏父子的政治活動、對外關系、家庭生活故事為緯線,記述蔣介石在1949年敗退臺灣后人生最后26年的詳細情況。蔣介石在臺的行館故事和他的整個人生一樣,充滿起伏矛盾,這些行館融入了一次次歷史事件和進程之中,它們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是這些行館幾乎遍布全臺風景絕勝之地,另一方面是它們幾乎每處曾經和一系列的歷史事件緊密相連而又因主人的身份受管制嚴密,尋常人不得其門而入。本書把這些行館存在的前世今生均作以詳實的講解,配以珍貴的歷史圖片和本書作者的實拍圖片對比,真實概括了兩蔣退踞臺灣以后人生的軌跡。
《蔣介石后傳》是暢銷書作家?guī)熡绖偮?lián)合媒體人方旭全新創(chuàng)作的一本關于蔣介石的書。本書無論從題材角度還是框架結構都區(qū)別于師永剛之前的超級暢銷書《蔣介石和:1887-1975(蔣介石自述)》,采用的是全新的政治地理的概念,把蔣介石退踞臺灣后人生的最后26年的所思、所想、所做一一呈現(xiàn)。珍貴的歷史圖片配以現(xiàn)今的實景拍攝圖,從歷史和現(xiàn)實兩個角度回顧蔣氏父子在臺的每一處落腳點,配合以每處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或做出的重大決策,使得全書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兩條線索并行,風格獨特,創(chuàng)意獨到。本書獨創(chuàng)把歷史以政治地理的形式解讀,人物傳記以搭配文化景觀的方式講述,非常值得收閱。
師永剛,著名圖書策劃人、媒體人。由其策劃編著的《宋美齡畫傳》、《鄧麗君畫傳》、《切?格瓦拉畫傳》、“革命說明書”系列等圖書在中國掀起畫傳熱潮,發(fā)行總量上百萬套!妒Y介石自述(上、下卷)》更是在華語圈引發(fā)轟動。
現(xiàn)為香港《鳳凰周刊》雜志社主編。
方旭,著名媒體人。
序章
前傳 蔣介石臺灣政治地理:62歲,轉進臺灣。26年生涯,34處行館
第一卷 澎湖貴賓館:蔣介石轉進臺灣落足處
第二卷 高雄西子灣:蔣介石來臺第一行館,記錄“八二三”炮戰(zhàn)全程
第三卷 草山行館:解密蔣介石謀“反攻大陸”之“國光計劃”
第四卷 士林官。菏Y宋25 年寒暑共度的唯一“總統(tǒng)官邸”
第五卷 角板山賓館:臺灣版溪口的滄桑歲月
第六卷 阿里山神木與貴賓館:蔣介石三度避壽地
第七卷 草山御賓館:見證蔣介石“清黨”與“孫立人兵變案”
第八卷 戰(zhàn)地行館:蔣氏父子親歷金門炮戰(zhàn)、一江山與大陳島三大戰(zhàn)役
第九卷 大溪行館:蔣介石與張學良重遇之謎
第十卷 臺南風水形勝地涵碧樓(之一):日月潭謀改革黨務,流放陳立夫
第十一卷 兩岸交流第一線涵碧樓(之二):密使曹聚仁密訪蔣氏父子,帶周恩來親筆信會晤
第十二卷 全臺首遭拆毀的卦山館:陳誠與蔣介石三連任之幕后糾結
第十三卷 櫻花溫泉山色行館:“霧社事件”舊地的蔣氏梅花
序章
前傳 蔣介石臺灣政治地理:62歲,轉進臺灣。26年生涯,34處行館
第一卷 澎湖貴賓館:蔣介石轉進臺灣落足處
第二卷 高雄西子灣:蔣介石來臺第一行館,記錄“八二三”炮戰(zhàn)全程
第三卷 草山行館:解密蔣介石謀“反攻大陸”之“國光計劃”
第四卷 士林官。菏Y宋25 年寒暑共度的唯一“總統(tǒng)官邸”
第五卷 角板山賓館:臺灣版溪口的滄桑歲月
第六卷 阿里山神木與貴賓館:蔣介石三度避壽地
第七卷 草山御賓館:見證蔣介石“清黨”與“孫立人兵變案”
第八卷 戰(zhàn)地行館:蔣氏父子親歷金門炮戰(zhàn)、一江山與大陳島三大戰(zhàn)役
第九卷 大溪行館:蔣介石與張學良重遇之謎
第十卷 臺南風水形勝地涵碧樓(之一):日月潭謀改革黨務,流放陳立夫
第十一卷 兩岸交流第一線涵碧樓(之二):密使曹聚仁密訪蔣氏父子,帶周恩來親筆信會晤
第十二卷 全臺首遭拆毀的卦山館:陳誠與蔣介石三連任之幕后糾結
第十三卷 櫻花溫泉山色行館:“霧社事件”舊地的蔣氏梅花
第十四卷 梨山賓館:蔣介石南巡、“梨山會議”、中興臺灣起步處
第十五卷 棲蘭行館:蔣介石在臺灣最袖珍的行館故事
第十六卷 澄清湖行館:蔣孔宋三大家族最后在臺的聚會
第十七卷 陽明書屋:蔣介石為自己打造的最后文史檔案歸宿
第十八卷 慈湖行館:“兩蔣”靈柩奉安大陸爭議
第十九卷 中正紀念堂密碼:蔣介石專用之“國家級”祠堂:中正廟
前傳:
1949-1975蔣介石臺灣政治地理:62歲,轉進臺灣。26年生涯,34處行館.
1949年歲末,剛過了耳順之年的蔣介石丟掉了大好天下,以“亡國待罪之身”,與長子蔣經國來到臺灣這個蕞爾小島。國之將亡、倉皇辭廟,蔣介石在歲暮國破之際,看似一派輕松,面臨的卻是隔海解放軍凌厲的攻勢,還要應付美國的逼退壓力,看著一切不確定的未來,氣氛頗為凄涼。
早于1948年即赴美爭取美援未歸的宋美齡,對下野后避居奉化溪口的蔣,極為擔心當?shù)匕踩,多次去電要求蔣介石離開,甚至希望蔣經國能從旁勸說。蔣介石幕僚周宏濤在個人自傳則曾記載,雖然蔣介石與馬歇爾不合,但宋美齡卻與馬歇爾頗為交好,周宏濤轉述,老蔣另一名幕僚董顯光的說法,宋美齡曾告知,“馬歇爾答應她,在最危險的時候到美國去!”。另有一說,宋美齡在49年風雨飄搖之際,曾建議蔣介石流亡歐洲。不過蔣介石對這些要求始終沒有松口,而是不斷去函催促宋美齡返國。老蔣日后也說,當時未選擇出國考察,實在是“沒臉見人”,“寧愿待在國內待罪”。
但據(jù)事后考證,蔣經國當時已在安排預案,如果情勢惡化,一是從宜蘭外海再流亡他國,或是運臺黃金是否要再轉到菲律賓儲備等問題。但其時包括菲律賓在內,都已向美國直言拒絕蔣介石流亡的可能性。
是年12月23日,平安夜前夕,留在內地轉戰(zhàn)西南地區(qū)的的原在中國遠征軍中出名的抗戰(zhàn)將軍李彌再被擊敗,曲靖被解放,西南戰(zhàn)況失利,國民黨在大陸軍事至此完全失敗,眼看國民黨大軍,“作戰(zhàn)而消滅者十之二,為投機而降服者十之二,為避戰(zhàn)圖逃而滅亡者十之五,其他運來臺灣及各島整訓存留者不過十之一而已”。蔣介石只有承認,“過去一年間,黨務、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教育,已因胡宗南逃避瓊島之故,徹底失敗而絕望矣”。
“為人唾棄,為世譏諷,恥辱悲慘,于茲為甚”,這是蔣介石在1949年給自己下的評語。寢食難安的蔣介石當時甚至在日記中如此記載:“昨晚冬至,夜間夢在新建未漆之樓梯,努力掙扎爬上梯底時已力竭氣衰而醒。若此為預兆,前途艱?芍,而成功亦可卜也!
這個當頭,蔣介石帶著蔣經國來到日月潭邊風景秀麗的涵碧樓,與兒孫共度耶誕,回想1946年到臺視察光復周年的風光,與宋美齡在涵碧樓的顧盼自雄,還因此主動延后返回臺北的行程。這次故地重游,雖有布置圣誕樹、孫輩嬉戲、交換禮物的喜悅,父子共游潭水漣漪、環(huán)山幽翠的日月潭,步林道、觀日出,甚至在船上網到一條近兩公尺長的大魚。卻是夕陽無限好,絲毫化解不了老蔣心中苦悶。
蔣介石在1949年12月31日日記中稱,“在此重大失敗之中,亡命臺灣猶有自由生活,殊覺自慰,故頻謝天父與基督洪恩不置也。”;但也說“一年悲劇與慘狀,實不忍反省亦不敢回顧”。蔣經國也在同日記載,“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一年,就在今夜過去了。流光逝水,馬齒徒增,仆仆風塵,自問所作何事?往者不忍回憶,來者更必艱難!
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客觀上挽救了蔣家之朝。蔣介石在臺灣站穩(wěn)腳步,涵碧樓又成了他處理黨務到政務、國際外交、兩岸互動,甚至個人反省檢討的地方。甚至70年代,臺灣被逐出聯(lián)合國之際,身體明顯惡化的蔣介石也在涵碧樓停留50多天,思考國與家的未來。由此可知,作為蔣介石頭號行館的涵碧樓,一如其他行館,并非單純的度假散心之地,或老蔣獨占欲發(fā)作。全臺一座座行館,其實如同老蔣各地應變機要之地,既可保有軍事反擊應變機動性,又能充當臨時指揮所,讓蔣介石得以運籌帷幄。
這些行館,有高山之巔的達觀亭、松雪樓,有臺灣最南端的墾丁賓館,有在北橫老林深處的棲蘭行館,有外島的澎湖、金門,足跡幾乎踏遍臺灣每個角落。加上環(huán)境清幽、隱蔽性高,還能避開擾人的官場,讓喜愛派頭的蔣介石伉儷能有私人空間與高賓深談,既特殊,又不顯得僵化呆版;也因此才留下眾多歷史記憶供后人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