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與“延異”:中國當代文學的海外接受》以中國當代文學海外接受為核心,圍繞當代文學的海外翻譯與研究,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考察了海外對中國當代文學“認同”與“延異”的各種表現(xiàn)。內(nèi)容涉及中國當代小說、詩歌、戲劇的翻譯與研究,海外期刊、著作、學者的譯介,部分當代作家海外傳播與接受的個案研究等。書中對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傳播的發(fā)展、問題與原因做出獨立判斷,并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研究模式與趨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拓荒和補白的意義。
劉江凱,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2011),并作為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曾師從德國波恩大學著名漢學家顧彬(Wolfgang Kubin),現(xiàn)執(zhí)教于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同時為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海外傳播研究所”特約研究人員。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批評、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傳播、1990年代文學研究等科研與教學工作。
中國文學海外傳播研究書系·總序
序
導論
一、寫作緣起與研究現(xiàn)狀
二、關鍵詞釋義:海外接受·認同·延異·經(jīng)典
三、“外”與“內(nèi)”視域中的當代文學
四、研究價值與方法
五、章節(jié)等其他說明
第一章 中國當代文學海外接受的狀況與問題
第一節(jié) 政治美學的“混生”與“延宕”——中國當代文學海外接受的發(fā)展
一、“從本土到海外”的譯介轉(zhuǎn)變
二、“從政治到藝術”,“從單調(diào)滯后到多元同步”
第二節(jié) 通與隔——中國當代文學海外接受的問題
一、一份調(diào)查問卷與一次訪談
二、流通環(huán)節(jié)的海外接受——多重視野看問題
三、生產(chǎn)制約著海外接受——以哈佛大學圖書館的中國當代文學信息為例
第二章 出門遠行:中國當代文學的翻譯與出版
第一節(jié) 跨語境的敘述——中國當代小說翻譯
一、中國當代小說合集翻譯
二、部分當代作家翻譯出版狀況
三、世界文學的誘惑與文學翻譯的困惑
第二節(jié) 巴別塔上補天——中國當代詩歌翻譯
一、海外中國當代詩歌“集結”與身份的明晰化
二、游走的中國詩魂:部分詩人的作品翻譯與研究
三、詩歌翻譯的“丟失”與“找回”
第三節(jié) 西洋鏡下看戲——英語世界中國當代戲劇的翻譯與研究
一、中國當代戲劇作品翻譯
二、海外中國當代戲劇研究
第三章 異域的鏡像——海外期刊中的中國當代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 海外中國當代文學的跨學科化與邊緣化——以《中國現(xiàn)代文學與文化》為例
一、辦刊歷程
二、欄目簡介及其資料性
三、歷年目錄與當代文學研究情況
第二節(jié) 被忽略的“文學史”——從海外期刊看中國當代文學
一、尚未開掘的文學“飛地”——海外期刊與中國當代文學
二、中國文學的延伸:兩岸三地的外文期刊
三、“他山”之域的凝視:重要海外期刊
第四章 他山之聲:中國當代文學的海外著述與學人
第一節(jié) 海外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著述
一、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博士論文
二、意識形態(tài)審視下的世界社會主義文學
三、詩歌、散文及其他研究
第二節(jié) 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學者
一、銜泥的燕子:杜博妮、雷金慶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二、眾聲喧嘩:其他漢學家
第五章 拓展認同:中國當代作家海外傳播及其個案研究
第六章 中國當代文學海外認同與“延異”的相互“蕩漾”
結語:中國當代文學海外接受——作為未完成的文學史想象
參考文獻
附錄1:關于中國文學研究與中國當代文學——與顧彬教授訪談
附錄2:中國當代文學的海外接受——與王德威教授訪談
后記
“世界文學”既是一種誘惑,也是一種困惑。盡管人們對這一概念的內(nèi)涵存在許多不同的理解,但它的確可以擁有相對固定或不言自明的含義。在這方面,語言和思維的微妙與魅力盡顯其中。人們在對同一概念千差萬別的異議中仍然可以形成某種“歧義通約”,在爭議中延續(xù)話題的討論,并且不會跑題太遠。我們想重點從兩個角度來討論世界文學的這種通約性理解,其一是構成,即世界文學的構成需要有其他不同民族國家文學的參與,或者說某一民族國家的文學需要被轉(zhuǎn)化成別的文學存在形式。其二是文學標準,即是否存在一種放之世界皆準、具有更強普遍性和藝術性的文學標準?前者往往是通過文學翻譯來完成,而后者則會引申出對世界文學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和觀點。我們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文學作品被翻譯成別的語言,尤其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語言,似乎就意味著成為世界文學的一部分了;相應地,其文學價值也因為得到更廣泛的承認而有所提高?傊髌繁环g成別的語言出版潛在地隱含了一種榮譽或價值肯定,因此“文學翻譯”和“世界文學”之間似乎開始劃上“約等于號”。當然,很少有作家會公開承認自己很在意作品是否被翻譯,或者認為自己的文學成就因為翻譯而變得更加有分量,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在介紹自己時提一筆作品被翻譯成英、法、德、日、意……等文字。雖然“世界文學”潛在的標準未必高于某一民族國家文學,但以中國當下的現(xiàn)實情形來看,在人們的潛意識里“文學翻譯”往往會被穿上“世界文學”行頭,并產(chǎn)生一種“文學增值”效應,多少暗含了點“高人一等”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