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打破“媒體一社會”二元論,這樣才能更好地理清千頭萬緒的問題,解決麻煩重重的矛盾,但在純概念的背景下人們往往直接回避了這些難題。我們應該盡力發(fā)現(xiàn)新聞媒體如何與其賴以生存的權力和控制力之間保持相互依存的關系,同時我們還應該觀察新聞媒體是如何曲解,改變,有時候甚至是挑戰(zhàn)這種唇齒相依的關系的。
《新聞文化》的作者認為我們應該打破“媒體一社會”二元論,這樣才能更好地理清千頭萬緒的問題,解決麻煩重重的矛盾,但在純概念的背景下人們往往直接回避丁這些難題。
媒介是神奇的,社會也是神奇的,媒介與社會的耦合生產出無限的神奇。從涂爾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關于“社會”與喚起社會意識的符號與儀式共生的理論來看,媒介使社會顯得神奇的過程也造就了自身的神奇。
人類在現(xiàn)代大眾傳播成為現(xiàn)實之前對于“神奇”的感知是經(jīng)由巫師及其巫術的轉化來實現(xiàn)的。澳洲土著在圖騰舞蹈的狂熱中感受到超個人的社會力量的存在。滿身披掛的薩滿用舞蹈和神歌請靈降神,讓已經(jīng)消逝的顯露原形,讓凡人通常不可見的顯現(xiàn)真身,讓千山萬水之遙的即刻大駕光臨。
序論:新聞的文化
第一章 報紙“客觀”報道的興起
從狼煙到日報
大眾新聞事業(yè)的出現(xiàn)
“事實”與“價值”的分離
寫稿匠的艱辛跋涉
專業(yè)性追求的理想:“客觀性”
參考閱讀
第二章 早期的廣播新聞和電視新聞
BBC新聞廣播
廣播新聞在美國的興起
“公正性”的局限:英國電視新聞
美國電視新聞的開始
參考閱讀
第三章 制造新聞:真相、意識形態(tài)和新聞工作
公眾辯論的構建
新聞價值和框架
意料之外的常規(guī)化
信用等級
接近權的問題
參考閱讀
第四章 新聞話語的文化政治
新聞和霸權
報紙話語的常識
廣播新聞的語言
電視新聞的文本性
“明擺著的事實
參考閱讀
第五章 新聞、受眾和日常生活
報紙讀者研究
懷疑的笑聲?小報閱讀
“解碼”電視新聞
新聞的日常性
結論
參考閱讀
第六章 新聞業(yè)的性別現(xiàn)狀
女權主義者對客觀性的批判
新聞工作文化中的男性文化
再現(xiàn)中的性別政治
新聞中的性別暴力
參考閱讀
第七章 “我們和他們”:新聞中的種族主義
種族主義的自然化
報道法律與秩序
敵人即“他者”:戰(zhàn)時新聞業(yè)
半島電視臺與戰(zhàn)爭凈化
“白人筆法”:少數(shù)族裔與新聞工作
參考閱讀
第八章 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新聞報道:“9·11”事件和伊拉克戰(zhàn)爭
因特網(wǎng)上的新聞
“9·11”新聞報道
“市民造”新聞報道
尋求答案
通過網(wǎng)絡日志報道伊拉克戰(zhàn)爭
數(shù)字化鴻溝
參考閱讀
第九章 “好的新聞事業(yè)即是大眾文化”
收視率、利潤和實用性
名人、小報化和信息娛樂化
變革的策略
研究的新起點
參考閱讀
詞匯表
參考書目
廣播新聞的語言
作為新聞的提供者,廣播電臺最突出的特點也許就是它所使用的轉瞬即逝的語言。廣播的表達模式本來就強調現(xiàn)場感,而這一特征進一步增強了新聞的時效性。廣播新聞最適于播出“重大事件”,即“正在發(fā)生”的新聞。這種比其他新聞媒體搶先一步的能力是它最主要的優(yōu)勢。而報道的短暫性和簡略性則是它的主要局限之一。當然,從字數(shù)的角度而言,廣播新聞提供的無非是報紙新聞中的一小段而已(另見Crook,1998)。但是,就像克里塞爾(Crisell,1986)所說的那樣,廣播為聽眾提供了新聞的“索引”,也就是說,它能夠提供說話聲、其他聲音和噪音等等組成新聞事件的“現(xiàn)實因素”:
在廣播上,我們能聽到新聞的聲音,至少是“直接從事件相關人”口中得來的知情者的觀點或者目擊者的敘述,而且這些新聞常常來自現(xiàn)場——戶外、電話等等——而報紙只能通過平淡無奇的紙張作為媒介來進行報道。報紙媒介沒有活生生的人聲所具有的語音語調,猶豫不決或者強調的語氣,而這些因素都對意義的表達具有重大的作用。報紙也不像廣播那樣能夠喚起報道發(fā)生的現(xiàn)場感。Crisell,1986:100,original emphasis
他認為,廣播新聞報道顯示出自己與聽眾的直接聯(lián)系;有了生動性,新聞報道使讀者有了與“外部世界”的親近感,而這在印刷媒介那里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