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消逝》講述了一位遭受了喪妻之痛和心臟疾病雙重打擊的老人,突然接到兒時朋友的來信。四十多年前的殘酷回憶被無情地層層揭開:深愛的女友和最親密的朋友聯手背叛;夢想著駛向廣闊的世界,卻迎頭撞上了阿爾貝加繆的死亡……再次面臨生命中的荒誕,雷蒙要如何重拾對愛的信念和對人性的信任?又要如何與曾經的好友,更與如今的自己和解?
米爾科·邦內被《法蘭克福匯報》稱為“最具法國風情”的德語當代作家。他將對生命、愛、忠誠等等的思考隱藏在流暢的故事情節(jié)中,讓文學想象的沖突在與歷史現實的對撞中達到高潮。
米爾科·邦內,1965年生于德國特格爾恩湖,現居漢堡。他不僅創(chuàng)作了諸多詩歌、戲劇、長篇小說,也是一名翻譯家,翻譯過濟慈、卡明斯、葉芝等人的詩作。曾獲得柏林藝術獎、德國文學基金會獎學金、瑪麗路易澤卡什尼茨獎等眾多文學獎項,并多次獲得德國文學獎提名。
《我們如何消逝》:
一輛墨綠色的車從小樹林中躥出,往巴黎方向疾馳而去,它幾乎要飛起來了。那是 1 月初的一個陰沉沉的午后,天上沒完沒了地下著毛毛細雨。光線十分模糊,遠處公路邊的空地和莊稼地里的零星烏鴉和喜鵲此起彼落地飛舞著。沒有雪,沒有陽光。汽車頭燈的兩對黃澄澄的光柱點亮了樹林中的下層林叢,一下子將彌漫在樹叢中的昏暗光線一掃而盡。那輛陌生的轎車飛速馳來,一頭沖進冬日的寂靜中,樺樹的灰暗色彩就像是以同樣的速度被撞爆了。
這是對所有人,對每個人來說都以十分溫柔、十分無所謂的態(tài)度來面對的一天,就與這天之前和這天之后的日子完全一樣—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星期一,如果它不是這一年的第一個星期一的話,它就更平常無奇了。1960年1月4日,一輛綠色的汽車駛過樹林。車道十分濕滑。路面的瀝青倒映著天空。路邊的水溝里浮動著云塊的倒影,幾天以來這些云塊不斷地從英倫半島涌來,將雨水灑向這片在塞納河、馬恩河和約訥河之間的土地上,是些來自薩默賽特和康沃爾的快速、低矮地飄過的云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