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與陳垣、陳寅恪、錢穆被人推崇為現(xiàn)代史學四大家、其一生刻苦鉆研,勤勉著書,盡瘁于國學,尤殫精于歷史研究和教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史學思想和教授風格,亦成為后世歷史教學門徑和階梯之一。
《中國學術文化名著文庫:呂思勉中國民族史》在“總論”之后分為十二章,對中國民族的十二支族系的起源及演變,進行了詳細的敘述、考證和討論;對于不同族系之間的關系,也作出了比較清晰的交代和說明。在研究過程中,作者運用新觀念、新方法,系統(tǒng)整理了古史材料,且疑古、考古和釋古,三者并舉,使這部著作成為這一時期中國學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之一。
在幾十年學習和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過程中,我一直對中國近現(xiàn)代的思想文化學術史頗感興趣。尤其是在1995年至1996年我和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知名教授杜文君老師一起撰著《中國現(xiàn)代文化志》一書時,更是對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文化學術史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和研究。由此,我對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文化學術史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尤其是那些文化泰斗、學術大師、扛鼎巨著、思想流派、異說紛爭等,更令我銘刻在心,縈繞于懷。直到今天,每每回想起那段英英厲厲、千唱萬和的歷史,仍然是激動不已。
從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是中國歷史上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zhuǎn)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并逐步取得革命勝利的時期。前后兩次歷史性的開國,前者結束了延續(xù)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后者標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其間38年,是中國社會逐步實現(xiàn)由舊到新的轉(zhuǎn)變時期,與該時期社會經(jīng)濟、政治的變革相適應,中國文化也在古今中西文化的沖突、反思、融合中變革著、發(fā)展著:社會文化的結構和內(nèi)容在更新,西方文化被大量引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適應時代變革而被重新闡揚;一些原有學科的內(nèi)容、體系在變革,許多新的部門文化紛紛興起;出版了近十萬種圖書和無以計數(shù)的出版物,其中有不少革故鼎新、出類拔萃之作;中等以上學校培養(yǎng)了近五百萬名學生,產(chǎn)生了一大批享譽海內(nèi)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經(jīng)濟學家、教育家、科學家,等等。這一時期在文化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zhuǎn)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
現(xiàn)代中國社會的經(jīng)濟和政治,是現(xiàn)代思想文化的源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當時中國的根本國情,制約著現(xiàn)代中國文化的主題、結構、性質(zhì)、內(nèi)容和特征!皼]有資本主義經(jīng)濟,沒有資產(chǎn)階級、小資產(chǎn)階級和無產(chǎn)階級,沒有這些階級的政治力量,所謂新的觀念形態(tài),所謂新文化,是無從發(fā)生的!钡菑乃枷胛幕南鄬Κ毩⑿缘慕嵌葋砜疾,中國現(xiàn)代文化是從古代的、近代的文化發(fā)展演變而來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本精神的演變,近代中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社會文化結構的變化,以及知識分子群體的歷史走向等,都對現(xiàn)代中國文化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
縱觀20世紀初年至1949年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歷史,一般以五四運動為界分為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五四”以前,中國文化的基本狀況是,由甲午戰(zhàn)爭后起始的資產(chǎn)階級文化運動已經(jīng)開展起來,資產(chǎn)階級新的文化體系逐漸形成,進化論、天賦人權論和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思想成為新文化各個領域的指導思想,而新文化領域各部門也都為宣傳民主、自由、平等服務。這時,文化戰(zhàn)線上主要是資產(chǎn)階級新文化與封建主義舊文化的斗爭,學校與科舉之爭、新學與舊學之爭、西學與中學之爭都帶有這種性質(zhì)。資產(chǎn)階級在領導文化變革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為中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能夠站在時代前列、代表中華民族“講話”、“吶喊”的思想家。可是,他們無力戰(zhàn)勝帝國主義文化和中國封建文化的反動同盟:中國資產(chǎn)階級文化革命同其政治革命一樣,始終未能徹底完成!拔逅摹币院螅捎趪H國內(nèi)形勢的變化,由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和中國無產(chǎn)階級及其政黨登上政治舞臺,中國文化格局發(fā)生了變化,以無產(chǎn)階級共產(chǎn)主義的文化思想為領導的新民主主義文化,聯(lián)合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文化作為同盟軍,向著帝國主義文化和封建主義文化展開了英勇進攻。
其基本態(tài)勢是:其一,“五四”以后的30年,是中國社會的劇烈變革時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逐步取得勝利的時期,與此相應,這個時期的中國文化仍圍繞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主題,以傳播、應用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為主潮。以介紹和品評西方文化、重釋和闡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重要內(nèi)容,并以文化為武器來推動社會改革、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為根本目的。其主要成就,不僅表現(xiàn)在文化各領域、各門學科的變革與發(fā)展上,而且表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應用以及弘揚中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上。其二,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界出現(xiàn)了派別林立論戰(zhàn)迭起的復雜局面。其中影響較大的論爭有:東西文化之爭、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論爭、中國社會性質(zhì)問題論戰(zhàn)和關于中國文化出路的論爭等,這是當時多種社會經(jīng)濟與復雜階級關系、民族矛盾在文化形態(tài)上的反映,也是古今中西文化之爭與多種思想源流匯集于中國社會的必然表現(xiàn)。其三,就文化的主要類型及其發(fā)展趨勢看:無產(chǎn)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文化,作為新文化營壘的一員,繼續(xù)發(fā)揮反帝反封建、推進社會前進的作用;帝國主義文化和封建主義文化雖然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但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思想文化上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也是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的偉大勝利,是帝國主義奴化思想和封建舊文化在中國的失敗和破產(chǎn)。這是一個總的發(fā)展趨勢,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和演變各有其不同的歷史特點。
具體到各個學科,幾乎每個學科都有一批學術大家在辛勤耕耘,都有一批學術著作相繼面世。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正是在這一時期建構起來的。例如在歷史學學科,1939年開明書店出版了周谷誠的《中國通史》,1940年開明書店出版了呂思勉的《中國通史》,1949年三聯(lián)書店出版了呂振羽的《簡明中國通史》,1948年新知識書局出版了侯外廬的《中國古代社會史》,194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周谷誠的《世界通史》,1936年南京文化印刷社出版了呂振羽的《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194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李源澄的《秦漢史》,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王鐘麒的《三國史略》,1948年開明書店出版了呂思勉的《兩晉南北朝史》,194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陳寅恪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1946年商務印館出版了金毓黻的《宋遼金史》,1947年上海中國文化服務社出版了孟森的《清史講義》,1947年新華晉綏分店出版了范文瀾的《中國近代史》,193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羅爾綱的《太平天國史綱》,等等。這些學術巨匠和學術巨作,使中國現(xiàn)代意義上的歷史學學科正式建立起來了。其他學科如哲學、文學、教育學、民俗學、法學、圖書館學、博物館學、考古學等,也是如此。學術史是全息的。后來者應該探源開流,繼往創(chuàng)新,把我國的學術研究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大概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組織同仁歷時數(shù)載,編輯出版了這套《中國學術文化名著文庫》,以饗讀者。
是為序。
胡維榮
2011年12月15日
于長春百匯街寓所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現(xiàn)代著名的歷史學家。他畢生致力于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yè)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校任教。一生著述達一千多萬字,涉及史學、文學、經(jīng)學、文字學、文化思想、民族學等多個領域,代表作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著中國近代史》、《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札記》,以及十多種教材和文史通俗讀物。其著述規(guī);趾,博贍豐實,素為學界所推重,對中國現(xiàn)代史學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漢族
附錄一 昆侖考
附錄二 三皇五帝考
附錄三 夏都考
附錄四 釋亳
第三章 匈奴
附錄一 赤狄白狄考
附錄二 山戎考
附錄三 長狄考
附錄四 秦始皇筑長城
第四章 鮮卑
附錄一 鮮卑
附錄二 后魏出自西伯利亞
附錄三 宇文氏先世
附錄四 契丹部族
第五章 丁令
附錄一 丁令
附錄二 丁令居地
附錄三 突厥與蒙古同祖
第六章 貉族
附錄一 貉族發(fā)見西半球
第七章 肅慎
附錄一 金初官制
第八章 苗族
第九章 粵族
第十章 濮族
第十一章 羌族
附錄一 鬼方考
第十二章 藏族
第十三章 白種
民族與種族不同。種族論膚色,論骨骼,其同異一望可知。然雜居稍久,遂不免于混合。民族則論言文,論信仰,論風俗,其同異不能別之以外觀。然于其能否摶結,實大有關系。同者雖分而必趨合,異者雖合而必求分。其同異,非一時可泯也。
一國之民族,不宜過雜,亦不宜過純。過雜則統(tǒng)理為難,過純則改進不易。惟我中華,合極錯雜之族以成國。而其中之漢族,人口最多,開明最早,文化最高,自然為立國之主體,而為他族所仰望。他族雖或憑恃武力,陵轢漢族,究不能不屈于其文化之高,舍其故俗而從之。而漢族以文化根柢之深,不必借武力以自衛(wèi),而其民族性自不虞澌滅,用克兼容并苞,同仁一視;所吸合之民族愈眾,斯國家之疆域愈恢,載祀數(shù)千,巍然以大國立于東亞。斯固并世之所無,抑亦往史之所獨也。
漢族之稱,起于劉邦有天下之后。近人或謂王朝之號,不宜為民族之名。吾族正名,當云華夏。案《書》曰:“蠻夷猾夏!薄秷虻洹,今本分為《舜典》!蹲笫稀吩唬骸叭值也蚶牵T夏親昵!遍h元年。又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倍ㄊ。又載戎子駒支對晉人之言曰:“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毕迨哪!墩撜Z》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薄栋速!墩f文》亦曰:“夏,中國之人也。“則華夏確系吾族舊名。然二字音近義同,竊疑仍是一語。二字連用,則所謂復語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二語,意同辭異,古書往往有之,可看俞氏樾《古書疑義舉例》。以《列子》黃帝夢游華胥,附會為漢族故壤,未免失之虛誣。夏為禹有天下之號,夏水亦即漢水下流。禹興西羌《史記·六國表》,漢中或其舊國。則以此為吾族稱號,亦與借資劉漢相同。且炎劉不祀,已越千年。漢字用為民族之名,久已不關朝號。如唐時稱漢、蕃,清時稱滿、漢,民國肇建,則有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之說是也。此等豈容追改?夏族二字,舊無此辭。華族嫌與貴族混;蚍Q中華民族,詞既累重,而與合中華國民而稱為一民族者,仍復相淆。夫稱名不能屢更,而涵義則隨時而變。故片辭只語,其義俱有今古之不同。訓詁之事,由斯而作,必謂漢為朝號,不宜用為民族之名,則今日凡百稱謂,何一為其字之初詁哉?廢百議一,斯為不達矣。
漢族自有史以前,久居此土乎?抑自他處遷來,其跡尚有可考者乎?此近人所謂“漢族由來”之問也。昔人暗于域外地理,即以其國為天下,此說自無從生。今則瀛海大通,知中國不過世界列國之一;遠覽他國史乘,其民又多非土著;而讀史之眼光,始一變矣。法人拉克伯里氏撰《支那太古文明西原論》,謂漢族來自巴比倫。日本白河次郎、國府種德取其說以撰《支那文明史》,東新譯社譯之。改名《中國文明發(fā)達史》。說極牽強。顧中國人自此頗留意考據(jù)。搜輯最博者,當推蔣智由之《中國人種考》。見《新民叢報》。此篇以博為主,故所采不皆雅言。作者亦無確實論斷。.此外丁謙、章炳麟等,咸有論著,或主來自小亞細亞。丁氏之說。見所著《穆天子傳地理今釋》。略謂“此書體例,凡穆王經(jīng)過諸國,有所錫賚皆曰‘賜’;惟于西王母則曰‘獻’。諸受天子之賜者,皆膜拜而受,惟西王母及河宗氏不然。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復能來”。意謂中華大國,然其初起自西方,猶天上白云,出自山陵也。然則西王母為漢族故國,理自可信。《傳》云:“自群玉之山以西,至于西王母之邦,三千里。自西王母之邦,北至于曠原之野,飛鳥之所解其羽,千有九百里!庇衷疲骸爸劣谖魍跄钢睿祢(qū),升于奔山。乃紀其跡于奔山之石,而樹之槐,眉日西王母之山。”群玉之山,以穆王游行道里核之,當在今蔥嶺左右。曠原之野.蓋印度固斯山以北高平之地。西王母在群玉之山之西三千里,曠原之野之西千九百里,則當在今小亞細亞。奔山,《郭注》云:奔茲山,日所入也。即《山海經(jīng)》之崦嵫山!督(jīng)》云:“崦嵫之山,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勺C西王母之池,西面濱海。然則西王母當在小亞細亞之西端。昔人所知陸地,西盡于此,遂以為曰之所入耳!庇薨肝魍跄钢娪凇稜栄拧,為四荒之一!痘茨献印椥斡枴罚骸拔魍跄福诹魃持疄l!薄抖Y記·王制》:“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遙。”則西王母之地,極遠亦不過在今甘肅邊境!短接[·地部》引崔鴻《十六國春秋》:“酒泉太守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侖之體。有西王母石室”云云。雖未必密合,地望固不甚遠。故虞舜時,西王母能來獻其白琯,若在小亞細亞,則蔥嶺東西,古代了無交通之跡,西王母安能飛越邪?舜時西王母來獻白琯,見《大戴禮記.少閑篇》;蛑^來自大夏故墟。章氏之說,見《太炎文錄·論種姓篇》。以西史之巴克特利亞(Bactria),《史記》稱為大夏,必其地之舊名。而引《呂覽·古樂篇》,黃帝命伶?zhèn)愖髀伞A鎮(zhèn)愖怨糯笙闹,乃之院隃之陰,取竹于懈溪之谷,為大夏為漢族故土之證。然大夏之名,古籍數(shù)見,雖難確指其地,亦必不得在蔥嶺之西也。詳見近人柳詒徵所撰《大夏考》,載《史地學報》。要其立說,皆不免借《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等書為佐證。此等書,后人所以信之者,以其述域外地理多合。予謂二書實出晉世,漢時西域地理已明,作偽者乃取以為資,而后人遂為所欺耳。此說甚長,當別著論,乃能詳之!渡胶=(jīng)》系據(jù)漢后史志偽造。予所考得,凡數(shù)十事。予昔亦主漢族西來之說。所立證據(jù),為《周官》鄭注。謂古代之祀地祗,有昆侖之神與神州之神之別。入神州后仍祀昆侖,則昆侖為漢族故土可知。自謂所據(jù)確為雅言。迄今思之,鄭氏此注,原本緯候。疏引《河圖.括地象》為證。緯候之作,偽起哀、平,亦在西域地理既明之后。雖多取材故記,未必不附以新知。則其所言,亦與《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等耳。據(jù)此議彼,未免五十步之笑百步也。參看拙撰《昆侖考》。
然則漢族由來,競不可知乎?曰:非不可知也,特今尚非其時耳。草昧之時,訖無信史,為各國各族所同。他國古史,所以漸明者,或則發(fā)掘古物,以求證驗;或則旁近史乘,可以參稽。吾國開化最早,四鄰諸國,其有史籍,皆遠出我后;掘地考古,方始萌芽;則邃古之事,若存若滅,蓋無足怪,與其武斷,無寧闕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