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是茶人豐富心靈的寫照。一把壺具有圓滿自足的小宇宙。從水置入之始,壺體起了騷動,溫度的覺醒,容納著各自茶葉的形境,水浸入葉體的生命,染浸釋放單寧的甘美。接著轉韻往來正是茶湯呈現(xiàn)生命的時候,而茶湯美感的養(yǎng)成,就在于如何泡出真味。茶葉與壺的距離看似遠又近;卻又自我表述,茶香和湯味合聲共鳴;都在茶葉與水滋潤間誕生;這就是汲甘泉,瀹芳銘,兩三寸水起波濤的樂趣。品茗泡茶、茶香四溢時;壺在眼前已十分。等待愛壺者在自己的心。情緒,思維上找到壺之美,經由賞壺心法來觀壺,融合在壺的旋律中,照見了壺里乾坤.鏡射壺的大千世界!
池宗憲,1957年生于臺灣臺北市。輔仁大學傳播系畢業(yè)。銘傳大學EMBA畢業(yè)。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yè)。曾任《自立晚報》記者、《聯(lián)合月報》主編、《聯(lián)合報》專欄記者、《大成報》編輯部總編輯、《人間福報》新聞總監(jiān),現(xiàn)任《茶人雅興電子報》總編輯。精于收藏鑒賞,癡迷中國茶文化,著有眾多茶書,解讀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序 兩三寸水起波濤
第一部 流金歲月·樂壺賞壺
1章 茶壺·幽逸與樂活
觀壺循六法·賞壺有一套
賞壺必須具備的三種性質
如何欣賞壺的造型
掌握制壺的形神迫肖
賞壺解碼·一番道理
模件體系審美判斷
小細節(jié)·大變化
裝飾紋樣的模件化
反映社會價值觀
器表的文化隱喻作用
2章 造型·實用與意趣
陶瓷譜系的鑒識系統(tǒng)
造型命名感性直觀
理解建構美學基石
紫砂壺流動的形制
“三點金”的表面功夫
壺把在壺體上回轉
復制品的迷思
壺體、壺嘴、壺把均衡配置
方寸之間辨古今
三角形法告別“模糊年代”
是精神,是氣韻,是動
造型與實用意義
3章 材質·配置與況味
窯系概念緊密結合
以材質表現(xiàn)同時性符號
一種任意構成的拼湊
虛實空間·以提梁為例
感性和生命的美
紫泥氣孔發(fā)茶性強
合成顏色殺傷力高
收藏的自主性
方鐘壺秀創(chuàng)造力
吸水率高散熱快
4章 裝飾·細琢與蘊含
秦至西漢·壺口似盤
各地窯口百花齊放
自然作意的默契
耀周窯刻劃花意
龍泉魚紋生生不息
紋飾的感官之樂
山石紋化實相為空靈
松樹紋歷代不同
常見的水注紋飾
明青花人物映照文人社會
喝口甘美好茶
瓷壺上圖繪的裝飾筆法
清初山水畫皴法見長
5章 容量·精巧與大氣
容量不單是容積量
隱秩序看茶湯
不是約制的量化
壺、水、茶三位一體
唐代煮茶法為主流
發(fā)現(xiàn)唐代湯瓶
名牌水注遠近馳名
茶瓶、湯瓶與水注
茶酒用器互為交疊
用杯用盞無定制
“斷脈湯”是大忌
宋代茶瓶“湯提點”
短頸縮口聚熱佳
被視為盛開的牡丹
精巧與大氣
6章 釉色·質樸與揮灑
釉色與音樂共感
眼睛適應青綠色調
反射人類對自然的依戀
折光率與如玉質感
秘色的魅力
粉青與梅子青
“艾色”的多嬌
阿拉伯人的“海洋綠”
“雪拉同”的妙喻
詩人醉心在素雅
呈色劑激發(fā)釉藥本色
宋代單色調好韻
第二部 壺器與茶共譜戀曲
7章 綠茶·銀器的純真
金銀器的華麗品茗
銀執(zhí)壺融入草原文化
銀鏈的品位牽引
細膩計算水流弧度
銅質折肩執(zhí)壺
明人懂得驅壺“冷氣”
壺被賦予“解構的職能”
選壺搭配碧螺春
鮮綠和著春光流動
8章 白茶·玻璃的閃透
旗槍嫩芽空明浮動
玻璃器閃透歷史幽光
……
9章 黃茶·瓷器的激昂
10章 青茶·紫砂的韻味
11章 紅茶·手繪的浪漫
12章 黑茶·陶器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