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生了氣,有時候像滾水,有時候像火山?箲(zhàn)軍興,中國人蓄怒待發(fā),出氣的對象有變化,先對外國,后對本國。……出入于兩種怒氣(對外國和對本國)之間的我,以一個少年人的受想行識,構(gòu)成《怒目少年》這本書的內(nèi)容。”
人活著,好比打開一架攝影機,少年時底片感光,不曾顯影,一直儲存著,隨年齒增長,一張一張洗出來。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第二部《怒目少年》,正是王鼎鈞流亡學(xué)生時代的顯影。1942 年夏天至1945 年抗戰(zhàn)勝利,一個中學(xué)流亡學(xué)生輾轉(zhuǎn)安徽阜陽、陜西漢陰等地,在這一場艱難困苦、顛沛流離之中,他如散落的一顆小小棋子,深味流亡學(xué)生的生存境況,見證了一個個普通中國人的遭際命運,也從細部揭示出兵痞、學(xué)潮、鄉(xiāng)村自治、青年軍形成的因果及社會的眾生百態(tài)。
多少人都寫自傳,因為人最關(guān)心他自己;可是大部分讀者并不愛看別人的自傳,因為讀者最關(guān)心的也是他自己。王鼎鈞先生的回憶錄不是寫自己,而是借自己的受想行識,反映一代眾生的存在。他希望讀者由此能了解、能關(guān)心那個時代,因為那是中國人最重要的集體經(jīng)驗。
用等待一輩子的自由
寫盡20世紀中國人的因果糾結(jié)、生死流轉(zhuǎn)
齊邦媛、朱西寧、楊照、高華、王奇生推薦
王鼎鈞,1925年出生于山東蘭陵;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他在山東老家跟著父親打游擊;1942年,他穿過日占區(qū),到達安徽阜陽就讀國立二十二中學(xué);抗戰(zhàn)末期,他成為國民黨憲兵,歷經(jīng)徐州、南京、上海、葫蘆島、沈陽,洞悉國民黨真實面目;1949年,他在天津被解放軍俘虜,穿著解放軍服跋山涉水,逃到臺灣,亂中景象盡收眼底;1950年代,他進入(臺灣)中國廣播公司做編審組長、節(jié)目制作組長、專門委員,先后主編臺北《掃蕩報》副刊,臺北《公論報》副刊,擔任《中國時報》主筆和“人間”副刊主編,幼獅公司期刊部總編輯,閱盡臺灣文化界內(nèi)幕和各色人物的苦辛與沉浮。
王鼎鈞的創(chuàng)作生涯長達大半個世紀,長期出入于散文、小說和戲劇之間,著作近40種,以散文產(chǎn)量最豐,成就最大。在臺灣,他被譽為“一代中國人的眼睛”和當代散文“崛起的山梁”。
由蘭陵至阜陽路線示意圖
國立第二十二中學(xué)西遷主要路線示意圖(第一圖)
國立第二十二中學(xué)西遷主要路線示意圖(第二圖)與生命對話(代序)
第一部
1 出門一步,便是江湖
2 最危險的事情最簡單
第二部
1 我,一個偽造的人
2 要皇宮,還是要難民營?
3 撒豆成兵,聚沙成塔
4 我是校長,不是總司令
5 我一定能帶好你們幾千個娃娃
6 “入魯”并未認真實行?
7 戰(zhàn)爭是一架機器,制造秘密
8 師友,在光陰里
9 莫等閑小看了疥癬之疾
10 將門子弟品嘗抗戰(zhàn)滋味
11 這樣那樣,漸漸長大
12 都是生物惹的禍
13 小說女主角會見記
14 貧窮的母親養(yǎng)育了太多的孩子
15 五叔毓珍
16 一百塊錢欠了四十年
17 群眾的憤怒轉(zhuǎn)向了
18 那天,戰(zhàn)爭幾乎吞噬我
19 我不敢感謝上帝
第三部
1 跟著摩西過紅海
2 夢中,文峰塔上的歌聲
3 從流亡三部曲中醒來
4 把好酒留到末日
5 世界上最長的散步
6 黃土平原上一行腳印
7 宛西,我聞我見我思
8 漢江,蒼天給我一條路
9 一個讀莊子的人談?wù)撜?br />
第四部
1 如果……這里就是江南
2 最好的哲學(xué)老師
3 凡是你不知道的事就是新聞
4 從軍文告引發(fā)澎湃的熱情
5 悲壯與荒謬:無可評論
6 牛老師,戲劇與人生
7 新師表如此如此
8 孤雁不堪愁里聽
9 愛情,苦悶的象征?
10 千里萬里,愛情的網(wǎng)羅里
11 打日本,我過足癮了!
12 總得讓我想一想
13 抗戰(zhàn)勝利,別有一番滋味
14 形象是日漸磨損的幣面
15 遲到的歌聲:散了吧
16 王吉林:死有銳于利刃
17 興安日報,文學(xué)之路第一步
第五部
大結(jié)局
附錄
難忘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