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不少人被稱之為“吃主兒”。什么人算“吃主兒”呢?“吃主兒”不是廚師,他們有一套“信條”。您了解了這套“信條”,您就知道了“吃主兒”的獨特之處。
文物專家王世襄先生以及他家的兩位老家人就是“吃主兒”,作者在這里講述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介紹“吃主兒”,就不能不講他們怎么采購、怎么做、怎么吃的種種講究!堕e趣坊一:吃主兒(新版)》介紹的這些菜肴大多沒用什么名貴原料,有些是老北京的家常菜而今天難得一見的,有些是經(jīng)“吃主兒”改良而與眾不同的,更有令有緣品嘗者念念不忘、報刊文字屢屢推介卻是偌大京城只此一家的。可喜的是,對這些菜的制作精要,作者可謂傾囊相授。如果您跟著實踐,您也可以成為“吃主兒”。
從《閑趣坊一:吃主兒(新版)》中還能了解當(dāng)年老北京的風(fēng)情和旗人的生活側(cè)面。但是,它首先是讓“饞人”過癮的書,尤其是傾心烹飪之道且有心得的讀者。
我這三位至親都是“吃主兒”,做東西講究隨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有條件時做,沒條件時創(chuàng)造條件還要去做。做出來的東西可能不是名饌,但絕對是美味。
美食家似乎都可以稱之為“吃主兒”,并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實不盡然,因為“吃主兒”必須具備三點,就是會買、會做、會吃,缺一不可。
“吃主兒”之所以稱之為“吃主兒”,是因為他不甘心于道聽途說,不甘心于人云亦云,不甘心于先人為主。
“吃主兒”,講究不糟踐東西,每天做飯時若有蹬下來的肉皮、剔下來的骨頭、剁下來的雞爪子、鴨翅尖,剝出來的雞鴨內(nèi)金,吃西瓜、南瓜留下的西瓜子、南瓜子以及剝下來的橘子皮都沒有一扔了事的習(xí)慣。一定是想方設(shè)法把它用上,一時用不上,也要妥善保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引子
“吃主兒”
我們家
玉爺和張奶奶
什么人算“吃主兒”
有錢看不見燒餅大
給張奶奶“挑壽”
最容易學(xué)會的是你最喜歡吃的菜
芝麻醬面和芝麻醬拌菜
炸醬面
做什么樣的東西用什么樣的料
喂汆兒用的羊肉
先“喂”
再“汆兒”
羊肉喂氽兒冬瓜
羊肉喂汆兒蘿
羊肉喂汆兒酸菜面和羊肉喂汆兒酸菜湯
頭一步得上菜市學(xué)去
醬油焌花椒氽兒和柿子椒汆兒
西紅柿汆兒
茄子汆兒
鹵面
“打鹵面”
拾掇口蘑
煮湯用五花肉,也能用通脊
肉清湯和白煮肉
打鹵
現(xiàn)在想吃這口兒不大容易了
鐵稈莊稼沒了
玉爺是一個非常愛干凈的人
張奶奶澡堂子去得勤,臉卻不是每天都洗
美食博覽會
張奶奶買菜:看著買
炭墼子紅燒肉
……
應(yīng)接不暇的早點
玉爺?shù)摹把笮蓄^”
糖市
過年啦
不冤不樂
拜三會
憶吃蟹
北京土話會不會無關(guān)緊要了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