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克勤編*的《田克勤文集(共3冊)》收入了作者自1982年以來撰寫和發(fā)表的論文186篇(含**作者),三卷本,文集按研究領域分為: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變革研究、國共兩黨關系與中國政治研究、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研究、鄧小平與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五個部分,另有其他文稿25篇。各部分所論及的內容,雖各有側重,但又相互聯(lián)系,編排順序基本上反映了作者多年來在研究領域、研究視角、研究重點拓展、轉換和調整的實際情況,也反映了作者在學術上的成長和進步。其中,一些成果或因在本學科高水平刊物發(fā)表,或因入選國際國內高水平學術研討會并作發(fā)言,或因發(fā)表后被**刊物全文轉載、引用,或因獲得高級別獎勵,而在學界產生較大影響,并對本學科發(fā)展起過重要作用。**卷,包含了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變革研究、國共兩黨關系與中國政治研究兩個方面的成果,共計60篇;第二卷,包含了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研究、鄧小平與鄧小平理論研究兩個方面的成果,共計57篇。第三卷,包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及其他方面的成果,共計69篇。
(第一卷)
序言
一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變革研究
試述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論中國共產黨關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的提出
“一國兩制”新形勢下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發(fā)展趨勢
論華僑在現階段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特殊作用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歷史發(fā)展及其光明前途
中共抗日綱領形成的歷史考察
全面抗戰(zhàn)路線的制訂
抗日戰(zhàn)爭與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歷史性飛躍
愛國主義:西安事變發(fā)生與和平解決的思想基礎
“三大考驗”與堅持和加強黨的階級基礎
黨對社會主義建設客觀規(guī)律認識的突破和飛躍
香港回歸后統(tǒng)一戰(zhàn)線面臨的新問題
關于“九七”后港澳臺關系的定位問題
認真汲取黨在加強學習上的歷史經驗
20世紀中國社會變革的歷史進程
試論中國共產黨核心領導地位確立的必然性
建國以來黨的基本路線的演進及啟示
緊緊圍繞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切實加強黨的建設
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共產黨的建國方略
20世紀中國社會變革的根本動因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用
對20世紀中國社會變革幾個問題的認識
遵義會議精神的當代價值
繼承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
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地位及啟示
中國共產黨先進性建設的歷史經驗
東北人民與臺灣人民抗日斗爭比較研究
探析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的文化建設和改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偉大的歷史新起點
五四精神及其當代價值
堅持和發(fā)展黨的民族問題的基本理論和政策
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發(fā)展完善
從黨治國理政的歷程中汲取最寶貴的經驗——讀好學好《中國共產黨歷史》第2卷
中國共產黨人節(jié)約思想與傳統(tǒng)的生態(tài)價值
從“學習型革命黨”到“學習型執(zhí)政黨”——中國共產黨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歷史探索
二 國共兩黨關系與中國政治研究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特殊形式初探
國民政府的“第二次北伐”與改訂新約運動
30年代初國民黨法西斯化原因探析
國民革命時期國共兩黨關系及政策的演變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式及其特點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歷史地位及其經驗教訓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與條件
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兩黨關系及其政策的演變
國共兩黨在抗日綱領上的分歧與“三民主義”論戰(zhàn)
抗戰(zhàn)時期國共關系特殊形式的運作及其特點
對國共兩黨關系幾個問題的探討
從“和平解放臺灣”到“一國兩制”——中共關于海峽兩岸和平統(tǒng)一政策的起源和歷史演進
朝鮮戰(zhàn)爭與國共關系的演變
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國共關系的特殊形式及其經驗
目前兩岸的政治分歧及其對祖國統(tǒng)一的影響
國共兩黨與20世紀中國政治的演進
國共兩黨最初的政治綱領及其影響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與蔣介石南京政權的建立
工農民主政權的建立與國共兩黨兩個政權的對峙
國共兩黨在建國問題上的政治較量
兩黨力量對比的歷史性變化及戰(zhàn)略決戰(zhàn)
國共合作再度破裂與國民黨失敗的原因
海峽兩岸的嚴重對峙與兩黨斗爭策略的變化
海峽兩岸關系的緩和與國共兩黨政策的調整
武漢會戰(zhàn)前后的國共兩黨關系
第二卷
三 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研究
四 鄧小平與鄧小平理論研究
第三卷
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