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與升華:中學教材中經(jīng)典作品個性解讀》主要分為詩歌、散文、小說等五輯,每一輯、每一篇,作者都力求有一個獨特的視角或思想作為靈魂,對原作作深層的挖掘與解剖,并作合理的聯(lián)想與拓展,與歷史、現(xiàn)實、人性、生活等智慧地、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使作品具有深刻性與鮮活性,回避了某些普通讀者接受有困難的學術(shù)概念,用隨筆書寫,即緊扣文本,又有所拓展,讓讀者或從文學鑒賞,或從思想情感,或從人生智慧等某一個或多個方面獲得啟示。
畢淑敏曾說:“不讀書的女人,無論她怎樣冰雪聰明,只有一世才情,可書中收藏著百代精華!迸巳绱,男人呢?想來,不讀書的男人,無論他怎樣的玉樹臨風,只有半個人生,可書中收藏著萬世瑰寶。自然地,中國人要讀中國書,尤其是包蘊了民族智慧與精髓的國學經(jīng)典。
多讀書吧,多讀國學!讓生命在閱讀中放牧,從古圣先賢的文字中尋找自己的人生導(dǎo)師,給自己的生命預(yù)設(shè)更多的出口,讓人生綻放出更多的精彩,讓靈魂得以升華到美好的境界。
李錫琴,中學高級語文教師,重慶市作協(xié)會員,江津區(qū)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重慶市“十佳讀書明星”、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文化公司簽約作家,暢銷圖書作家,教輔圖書知名主編。在《兒童文學》《少年文藝》《意林》等數(shù)十家報刊發(fā)表作品1000余篇(首),近二十家報刊專欄作家。
著有《疣豬牙牙歷險記》《小學生必備國學經(jīng)典》《文苑英華》《作文啟蒙》等四十余冊,為魯迅的《我的第一個師父》、朱自清的《我是揚州人》、汪曾祺的《草木春秋》和汪國真的《熱愛生命》等國學名著作評注,主編各類圖書五十余冊。
第一輯 詩歌◆情愫
003 千古征夫淚——讀《詩經(jīng)·采薇》
006 完美人格的詩化展現(xiàn)——讀屈原《離騷》
009 怨而不哀,兩棄婦光彩異呈——讀《詩經(jīng)·氓》、樂府詩《白頭吟》
013 “瀉水置平地”泄郁憤人生——讀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016 “詩仙”的赫然降世——讀李白《蜀道難》
019 學道成仙,追逐快樂人生——讀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021 潯陽江頭遇知音 琵琶仙樂嘆人生——讀白居易《琵琶行》
025 悲歌晚吟 道盡凄涼——讀杜甫《秋興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登高》
028 音樂的旋律,在典故中縈回——讀李商隱《錦瑟》
030 四紀天子空幽情 馬嵬歸來妒莫愁——讀李商隱《馬嵬·其二》
032 人生因婉約而完美——讀柳永《雨霖鈴》
037 俗諺雅語中的百姓人生——讀元曲五首
043 走出青春的“雨巷”——讀戴望舒《雨巷》
046 一生收藏春光——讀韓愈《感春》、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毛澤東《采桑子·重陽》
050 為生活搭一架梯子——讀俞平伯《憶·選一》
052 見證詩意青春不老奇跡——評述汪國真詩歌
第二輯 散文◆致趣
069 “雙贏”理念退秦師——讀《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072 避其鋒芒 擊其柔軟——讀《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076 西楚霸王本是個政治糊涂蟲——讀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082 一眼看穿英雄成敗——讀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鴻門宴》
086 繁簡人生巧剪裁——讀司馬遷《太史公自傳》
089 壁立千仞 柔匯江!x李密《陳情表》
094 至愛親情感天動地——讀韓愈《祭十二郎文》
095 今日李蟠何在 即在何人獎掖——讀韓愈《師說》
099 人生失意總有時 清風明月好慰藉——讀蘇軾《前赤壁賦》
104 追夢南閣子 夢斷項脊軒——讀歸有光《項脊軒志》
109 我的“看護主義”——讀魯迅《拿來主義》
113 愛,使生命逝而不死——讀魯迅《阿長與〈山海經(jīng)〉》
115 被“罐裝”只有毀滅 有陽光就有希望——讀夏衍《包身工》
120 在“風”中具化人生態(tài)度——讀楊絳《風》
123 淚珠如珍珠般美麗——讀琦君《淚珠與珍珠》
128 愿在大地詩意地棲息——讀李樂薇《我的空中樓閣》
130 在自然的壯歌中獲取靈魂的救贖——讀周曉楓《斑紋》
第三輯 小說◆人物
139 從旁細看,更見其鮮活——讀施耐庵《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143 命運,在情節(jié)跌宕中沉浮——讀蒲松齡《促織》
147 為活著而守護尊嚴——讀曹雪芹《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
151 “帶著絞絲銀鐲子”的也只是女人——讀魯迅《祝!
155 無言訴說的悲涼 難以掙脫的絕望——讀魯迅《藥》
158 魯迅文和那些女人們——讀魯迅《祝!贰秱拧贰睹魈臁返
第四輯 戲劇◆場景
165 愛情,因距離而使悲劇永恒——讀《孔雀東南飛》《牡丹亭》等
170 呼天搶地 奇冤難伸——讀關(guān)漢卿《竇娥冤》
174 柳絲難系玉驄 斜暉不解離恨——讀王實甫《西廂記》
179 人格在生活中分裂——讀丁西林《三塊錢國幣》
182 都是為了孩子——讀畢淑敏《一厘米》、《韓非子·曾子殺彘》
第五輯 大師◆靈魂
189 道之以德 天下和諧——讀《論語》(節(jié)選)
194 走過莊子的心靈花園——讀《莊子》
199 莊子與陶淵明的悲情人生——讀《莊子》、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歸園田居》《乞食》等
204 生命,在極辱的烈焰中涅槃——讀司馬遷《報任安書》
209 橫看側(cè)看王半山——讀王安石《泊船瓜洲》《桂枝香·金陵懷古》等
213 豪放東坡的婉約情懷——讀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贰恫匪阕印S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等
220 透過寒灰文字 仰視絕代情種——讀郁達夫《江南的冬景》《秋景》《給王映霞的一封信》《春風沉醉的晚上》《零余人》等
229 泣出血來,為喚醒民族良心——讀巴金《小狗包弟》
234 在自然中生活——讀《莊子》《徐霞客游記》、周曉楓《斑紋》
240 草色遙看近卻無——讀李白《行路難·其二》、杜甫《秋興八首·其四》
第一輯 詩歌◆情愫
千古征夫淚
——讀《詩經(jīng)·采薇》
那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天,淫雨霏霏,雪花紛紛。人跡稀罕的崎嶇小路上,踽踽行走著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他是否就是后來杜甫詩中“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的那一位,人們不得而知。這位古戰(zhàn)場上的幸存者又饑又渴,但畢竟盼來了歸家的這一天。邊關(guān)漸行漸遠,鄉(xiāng)關(guān)漸行漸近,此刻,他感到無比的興奮——有多少白骨在邊關(guān)無人收,有多少征夫成了邊陲的野鬼,又有幾多征夫能盼得歸家的機會呀!
然而,回望那多年戍守的邊關(guān),再遙看那久別將歸的家園,他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有太多的回憶,有太多的感慨。
戍邊的生活是難以想象的艱苦,將士們常年食不果腹,很多時候不得不靠采野菜充饑。從嚴冬盼到春天“薇亦作”,從春天盼到夏季“薇亦柔”,從夏季盼到秋天“薇亦剛”,年年四季輪回,年年薇菜生生滅滅,將士們年年采薇菜,年年看著薇菜從破土發(fā)芽長到柔嫩茂盛,再從柔嫩茂盛長到粗大強壯,時間在流逝,而將士們的年華卻一年一年地在邊關(guān)消逝,從“歲已莫”到“歲已陽”,但家鄉(xiāng)已經(jīng)多年杳無音信,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親人的牽掛無時無刻不讓將士們憂傷痛楚。
行軍作戰(zhàn)的生活萬分緊張,卻又那么讓人激情澎湃。衛(wèi)國戰(zhàn)斗一場緊接一場,頻繁不已,將士們不得不每天枕戈待旦,嚴陣以待?窗桑魂爥咽孔o衛(wèi)著那四匹強壯的馬拉著的指揮車,裝備齊全而嚴整,一隊人馬斗志昂揚地奔赴戰(zhàn)場。這又是一次短兵相接,將士們在刀光劍影中沒有畏懼退縮,只有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英勇的將士們從戰(zhàn)場上頻傳勝利的捷報……在追述這些戰(zhàn)斗生活中,在“維常之華”的興比中,在“君子之車”的彰顯中,這位退役征夫的功業(yè)之感與自豪之情,不由自主地流露在他那滄桑的臉頰上。
為什么會戰(zhàn)事不斷、無暇休整?為什么會居無定所、有家難歸?為什么會饑寒交迫,但將士們卻戰(zhàn)斗激情那么高昂?征夫?qū)@些問題曾作過長久的思考,畢竟,他只是一個來自平民的普通士兵,他未必深明大義,但是,他反復(fù)說“豈不日戒,■狁孔棘”,因為他懂得一個最樸素的道理:■狁人對周王室疆土的侵犯實在太猖狂,邊關(guān)形勢實在太緊張,作為周朝王國的一介子民,保家衛(wèi)國,義不容辭。雖然,家里上有父母,下有妻兒,但是,舍小家顧大家,出生入死,流血犧牲,這是匹夫的責任。同時,這位征夫有著郁結(jié)不散的家鄉(xiāng)戀情,他年年月月天天“曰歸”,離家多年,但家人送別他的場景,他至今記憶猶新,那“楊柳依依”之情,無時無刻不在他心中縈繞。
“曰歸曰歸”,天天在思念著家鄉(xiāng),天天在希望能回家鄉(xiāng),卻久戍不歸,讓人“憂心烈烈”;“曰歸曰歸”,天天在思念親人,天天在希望與家人團聚,卻鄉(xiāng)關(guān)何處?讓人“憂心孔疚”。眷眷的懷鄉(xiāng)情結(jié),與強烈的戰(zhàn)斗激情,在他的心里糾結(jié),戀家思親的個人之情和為國赴難的責任之感交織在一起,讓我們穿越時空,看到了兩千多年前那位征夫就站立在我們面前,那么鮮活,那么真切。家鄉(xiāng)情結(jié)屬于兒女私情,卻也是鐵血男兒應(yīng)有的柔情軟意;愛國熱情當為義士勇夫的胸襟,這也是鐵血男兒應(yīng)有的大勇大愛。這首詩就這樣,一方面渲染了征夫的私情,另一方面又在頌揚征夫的大愛,這樣的立體刻畫,怎能不讓作古的人從歷史中活過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當初,離家從軍去,楊柳依依輕搖,親人折柳相贈,依依難舍。從此一別,兩地相離,生死難卜,相思之情,牽掛之情必將牽扯著彼此的心。這兩句經(jīng)典詩句至今成為多情人兒離情別緒的象征。后來的詩人們說:“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采薇》中的征夫畢竟沒有被戰(zhàn)爭吞噬在戰(zhàn)場,棄骨在邊關(guān)。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今天終于可以回家了,可是后來漢代民歌唱道:“家中有阿誰?”“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都該是在寫這位征夫歸家的矛盾心理吧?長年的戰(zhàn)爭不但斷送了無數(shù)將士的生命,也摧毀了不少人的家園,這一點,對于這位有著多年征旅生活的征夫來說,他不會不清楚,所以,他越是離家近,對家的想象就會有更多的擔憂與悲恐。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征夫雖然又饑又渴,但還是嫌自己走得太慢,他多么希望能早些回到家中,看到一切如故的家園,看到個個健在安泰的親人。雖然詩歌并沒有寫出征人回到家后看到的情景,但是,“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悲切之景,暗示了一幅怎樣的景象,我們應(yīng)該可以猜測得到。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一切都在猜測之中,也一切都可能在不測之中。
全詩最后以一個“哀”字結(jié)尾。征夫雖然未把哀傷的原因歸結(jié)于周王室連年發(fā)動的征戰(zhàn),但是,征夫?qū)毫拥膽?zhàn)爭環(huán)境,對傷亡不定、生死難測的命運也是憂心的。不但如此,這一個“哀”字寫在他已歸家之時,我們還不能斷定戰(zhàn)爭給他的家造成了怎樣的災(zāi)害與苦難嗎?
讀完此詩,用心感受詩中對征人形象的刻畫,可見他雙面的性格特征,也可見他內(nèi)心世界的豐滿性,還可見他人性思想的鮮明性。于是,一個鮮活的人物就從兩千多年前的春秋古戰(zhàn)場上向我們走來。他沒有自私膽怯者在戰(zhàn)爭面前的驚懼畏死,也沒有孤膽英雄在戰(zhàn)場上的豪言壯舉。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征夫,他聽從國家的召喚奔赴前線,他履行軍人的職責參與戰(zhàn)事,他思念家鄉(xiāng),牽掛親人,他渴望歸家,厭倦戰(zhàn)爭,這是一個最最普通的戰(zhàn)士形象。正因如此,他就不再是他,而是那個遠古時代所有征夫的典型代表,所以《詩經(jīng)·采薇》一章才讓兩千多年后的我們百讀不厭,而征夫的故事才讓我們津津樂道。
的單純、善良、鐘情、寬容,以及堅韌、剛強等性格特點,正是因為詩歌能從多方面體現(xiàn)人物性格,所以這位女子的形象是立體的、鮮活的。而《白頭吟》中的女子,完美人格的詩化展現(xiàn)
——讀屈原《離騷》
可以說,《離騷》全詩,是現(xiàn)存古詩篇幅最為恢宏,影響最為強烈的抒情詩歌。德國詩人歌德說過:“在藝術(shù)和詩里,人格確實就是一切!薄峨x騷》這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就是作者用自己的人格書寫而成的。如果說,詩人有什么樣的人格,就會有什么樣的詩作的話,那么這首氣貫長虹的詩歌杰作之所以震古爍今,就在于它表現(xiàn)出了詩人屈原崇高而磅礴的人格之美。這種人格升華為一種強大的人格魅力,千百年來,為之傾倒的不只是歷代文人騷客,以至于整個華夏民族,并波及世界熱愛中華古詩的人們,它的作者屈原,被譽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就是一個最好的明證。
1. 高貴身世的魅力
詩歌一開頭,詩人就說自己是古代帝王高陽氏的后代,稱先父為“皇考”,以言其偉大而優(yōu)秀。接著說自己出生在吉利的正月庚寅日,而父親又給自己起名為“正則”,表字為“靈均”。寫這些,看似煩瑣平淡,卻表現(xiàn)了詩人有貴族的血統(tǒng)和優(yōu)秀的遺傳。而且吉利時日出生的屈原,一降生就氣度非凡,又從父親那里獲得了嘉名。高貴的血統(tǒng)和得天獨厚的內(nèi)美集于一身,使屈原具有了無與倫比的先天資質(zhì)。
2. 自身修養(yǎng)的魅力
屈原并不因自己有得天獨厚的資質(zhì)而自傲自大、自我滿足,而是千方百計加強后天的自我修養(yǎng)。在“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詩句中,屈原用比喻手法,說明了自己的品質(zhì)追求:他要將各種香草披在身上,或者作為佩飾掛在身上。這未必是實寫,但一定是一種象征,它體現(xiàn)其一生執(zhí)著追求高潔與完美,極力將內(nèi)在之美與外在修養(yǎng)相結(jié)合,使自己言嘉德懿。
3. 渴建功業(yè)的魅力
在“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中流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嘆惋,但他的嘆惋不是針對個人對人生易老的感傷,他是擔憂自己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創(chuàng)建自己的功業(yè),所以他說自己早上忙著摘“木蘭”,傍晚忙著采“宿莽”,但仍然憂心于“美人之遲暮”。當然,這里的“木蘭”“宿莽”與“美人”都是一種象征,象征他所追求的人格的高度、政治的理想與功業(yè)的偉大。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就是他對建功立業(yè)的強烈渴望,這是詩人對君王、對國家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的藝術(shù)體現(xiàn)。
4. 見賢思齊的魅力
詩人在《離騷》中,用多個詩句熱情地歌頌了先古的堯舜和三王,因為他們有高尚的品德而賢才群聚,進而能統(tǒng)率天下走上正道而且光明暢通。超人的美德與不凡的情操是屈原傾其一生“上下而求索”的人生追求,能像先王們那樣重用賢才、興國圖治是他用其全部生命執(zhí)著尋覓的漫漫長路。面對君王昏庸、國家危難的現(xiàn)實,詩人痛斥暴虐的桀紂,狠批奸臣佞黨,目的在于委婉勸諫楚王要向古明王圣君看齊,不要被小人所困溺。
5. 忠誠執(zhí)著的魅力
在“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的詩句中,詩人并非在申訴自己遭誹謗打擊的不幸,而是申明自己無論遭受怎樣的禍殃,都只會一心惦記楚王的命運與國家的前途。這種以謇謇之心事奉君王的忠誠使屈原首先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然后才是一個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在流放途中,得知楚國都城郢被秦國所占之后,自沉于江,以身殉國的壯舉,千百年來,讓華夏人民以劃龍舟、吃粽子的形式年年祭奠,以此表達不盡的贊美與無上的崇敬之情。
綜上五點,屈原這位作古兩千多年的先圣詩人,一個具有高尚而偉大人格魅力的愛國者形象,至今仍以杰出的華夏子孫的形象和非凡的人格品質(zhì)活在我們的心中,讓所有華夏子孫“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