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8章,分別論述了數字電視信號的攝取、壓縮編碼、復用與信道編碼、調制與傳輸以及條件接收與顯示等內容。數字電視的關鍵技術是信源編碼、信道編碼、調制,以及條件接收技術等內容,對此在本書工作了清晰地描述。各章均以應用為主,理論結合實際,數據翔實,典型實例充分,且對層次結構和重難點內容都進行了合理的設計,便于教與學。
本書是電子信息、廣播電視、自動化、計算機及通信類專業(yè)的本專科70個學時左右的教材,也適合對數字電視感興趣的廣大讀者。
第YI章 數字電視及數字電視信號的形成
1.1 數字電視的基本特點及其分類
1.1.1 數字電視的優(yōu)越性
1.1.2 數字電視的分類
1.2 數字攝像機
1.2.1 數字攝像機基本結構與原理
1.2.2 數字電視攝像機的重要參數指標
1.2.3 數字處理攝像機的特點
1.2.4 幾種廣播級數字攝錄一體機的性能
1.3 電視信號的數字化過程
1.3.1 模擬信號的取樣及其形式
1.3.2 量化原理與量化誤差
1.3.3 數字化信號的編碼與非線性編輯
1.4 視頻模數轉換器與數模轉換器
1.4.1 視頻模數轉換器(ADC)
1.4.2 視頻數模轉換器(DAC)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視音頻信號的壓縮編碼
2.1 壓縮編碼的必要性
2.2 圖像信號的壓縮依據
2.2.1 圖像結構中的冗余信息
2.2.2 人眼的視覺特性
2.3 預測編碼的基本原理
2.3.1 運動補償預測編碼的基本思想
2.3.2 直方圖與塊匹配的判決機制
2.4 常用的塊匹配快速搜索法
2.4.1 二維對數法
2.4.2 三步搜索法及其改進
2.4.3 菱形搜索法
2.4.4 分級搜索法
2.4.5 運動補償的應用舉例
2.5 Huffman編碼與算術編碼
2.5.1 Huffman編碼與解碼
2.5.2 算術編解碼的基本原理
2.6 離散余弦變換編解碼的基本原理
2.6.1 一維離散余弦變換及特點
2.6.2 二維離散余弦變換與壓縮編碼
2.6.3 基于DCT的量化
2.6.4 DCT系數的熵編碼
2.6.5 DCT壓縮比計算
2.6.6 DCT的反量化與反變換
2.6.7 圖像的DCT及其發(fā)展
2.7 子帶編碼的基本原理
2.7.1 數字信號的抽取與內插技術
2.7.2 圖像信號的子帶編碼
2.8 音頻信號的壓縮編解碼
2.8.1 心理聲學模型與感知音頻編碼
2.8.2 MPEG-2 AAC音頻編解碼特點
2.8.3 MPEG-2 AAC編解碼器原理結構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 2D—DCT的C語言實現
第3章 視音頻壓縮編碼標準及其特點
3.1 H.261標;準
3.1.1 H.261標準的特點與用途
3.1.2 H.261標準的圖像編碼特點
3.2 JPEG標準與JPEG2000
3.3 MPEG-1、MPEG-2和MPEG-4標準的主要內容
3.3.1 MPEG-1標準的主要內容
3.3.2 MPEG-2標準的主要內容
3.3.3 MPEG-4標準的主要內容
3.4 MPEG標準的視頻數據流結構
3.5 MPEG標準編碼特點
3.6 MPEG標準的編解碼原理
……
第4章 數字電視信號的復用與信道編碼
第5章 數字電視信號的調制與傳輸技術
第6章 數字電視機頂盒與條件接收
第7章 數字電視信號的接收、監(jiān)測與顯示
第8章 數字電視的新型顯示器件
參考文獻
第YI章 數字電視及數字電視信號的形成
傳統的模擬電視,從圖像信號的產生、傳輸到接收機的復原,其整個過程幾乎都是在模擬體制下完成的。其特點是采用時間軸取樣,每幀圖像在垂直方向取樣,以幅度調制方式傳送視頻信號,為降低頻帶同時避開人眼對圖像重現的敏感頻率,將一幀圖像又分成奇、偶兩場的隔行掃描方式,以形成光電轉換或電光轉換。由于20世紀50年代電視理論和技術的缺陷,使傳統的電視存在易受干擾、色度分解力不足且容易造成亮色串擾、行閃爍與行蠕動、清晰度低和臨場感弱、時間利用率和頻帶利用率都不高以及不能與現代互聯網兼容等缺點。此外,傳統模擬電視的NTSC/SECAM/PAL三大制式因頻道帶寬、視頻信號帶寬及行場結構等參數差異較大而無法兼容。隨著計算技術、圖像編碼技術和通信等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及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水平的提高,至20世紀90年代末,以美歐日為代表的數字電視軟硬件技術都達到了較高的應用水準。與此同時,它們也相繼推出各具特色的數字電視標準。所有這些,標志著模擬電視技術被推向一個更加嶄新的階段,即以數字電視為特征的第三代電視(黑白電視和彩色電視分別為**代和第二代)從實驗室走向人們工作、生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