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以鮮明的個性躍然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294卷的《資治通鑒》不再那么高不可攀、令人忘而卻步,與普通讀者有了零距離的接觸,使歷史變得親近了許多。以現(xiàn)代意識觀照歷史,是該書最大的特點。該書在還原歷史現(xiàn)場的同時,不失時機地以現(xiàn)代意識對當時制定政策的策略、用人的方法、戰(zhàn)爭中敵我雙方的用兵戰(zhàn)術和心理揣摩進行了分析與解讀,尤其對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專制、權力人格、政治斗爭以及政治手段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見解,具有以往所沒有的另一種認識。該書的另一顯著特點是解讀歷史反觀當下,因為歷史的經(jīng)驗也昭示著卓越的管理智慧。本書的文筆兼具尖銳辛辣和輕松幽默的風格,讀起來有生動之感,讓人重溫了文史不分家的傳統(tǒng)。
本書是復原歷史現(xiàn)場,解讀權術、權謀和權力的一部大書。翻開《資治通鑒》,除了陰謀,就是殺伐,怎樣排除異己,怎樣消滅敵人,用鮮血寫成的經(jīng)驗教訓歷歷在目。本書用今人的視角、生活體驗及現(xiàn)實發(fā)生的事例,重新解讀《資治通鑒》,教你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掌握人生最簡易的方法。
375.心有千千結
376.抓大事
377.皇帝動口也動手
378.為什么熱衷于大規(guī)模迫害
379.合格皇帝
380.“正確評價”漢明帝
381.“馬列主義老太太”
382.大國稟賦
383.時代楷模
384.士大夫的兩個戰(zhàn)場
385.皇帝折騰和文人相斫
386.童工皇帝
387.竇氏滅亡彈指間
388.鄧后兩次易儲
389.政權師權一把擼
390.美麗皇后鄧綏
391.三年守孝
392.矯激
393.老樊名高實枇糠
394.皇帝眼里無忠奸
395.“豺狼當?shù)腊矄柡偅俊?br>396.跋扈將軍
397.書生幼稚病
398.貴族共和立新君
399.喪氣
400.皇帝和太監(jiān)的交情
401.亢奮情緒蔓延
402.皇帝也需要表揚
403.段子引發(fā)的一場災難
404.以崇高的名義
405.黨錮之禍
406.政府退化為黑社會
407.小人得罪不起
408.王道和法治不相兼容
409.大動亂肇始
4lO.中央權威大渙散
411.奸雄出世
41 2.地方權重
413.設計內(nèi)亂
414.何進攬權
41 5.邀請武人干預
41 6.曹操的“一獄吏足矣”
41 7.引刀橫揖袁本初
418.盟主堅定地掣肘盟軍的行動
419.割據(jù)開始
420.臍脂自照不須燈
421.蔡邕為什么同情董卓
422.強權之下的文人媚骨
423.王允的歷史機遇
424.陰溝翻船
425.一言兆亂
426.收復失地的合法性
427.亂世亂作為
428.戰(zhàn)爭中的人質(zhì)問題
429.第一呂布
430.讓徐州給替死鬼
431.迎奉漢獻帝的利弊分析
432.道德強迫癥
433.“白馬義從”今安在
434.獻帝這只羊
435.挾天子先令袁紹
436.不爭議
437.孔融讓梨
438.屯田策
439.袁術稱帝
440.殺與不殺
441.著手破曹意躊躇
442.曹袁廟算
443.“景升父子皆豚犬”
444.貽誤戰(zhàn)機
445.許攸給曹操一個機會
446.繼父兄余烈
447.“袁強曹弱”細追問
447(補).魯肅版“隆中對”
448.中年焦慮癥
449.底線
450.取死有道
451.地方治理
452.亂世的思想者
453.奔襲烏桓
454.隆中對,說的對不對
455.歌以詠志,詠的是什么志
456.劉備“掩護難民”
457.魯肅的戰(zhàn)略構想
458.曹操錯誤的起點
459.初出茅廬
460.看看誰和孤保持一致
461.周瑜的計較
462.冬天里的一把火
463.戰(zhàn)后格局
464.讓做官的裝窮沒壞處
465.剖白心跡
466.周瑜的火車
467.“三國之主用人各不同”
468.反西涼
469.“守二代”劉璋
470.解除心理障礙的特效藥
471.“善處人父子之間”
472.茍或反曹案大起底
473.益州重組
474.悲涼一問
475.再說寬嚴
476.耗不起了
477.崔琰案
478.魏其不昌乎
479.魏其已衰矣
480.成都一片霧迷離
481.成都一片霧迷離(續(xù))
482.關公之驕是劉備慣出來的
483.關公崇拜是國人搞出來的
484.天命
485.說曹操
一種,但相信這不是主流。主流是“士大夫多染污者”,因為士風矯激的原因,并不是知識分子整體上陷入被邊緣化的境地,也不是大家整體上受到了強權的迫害,而恰恰相反,是為數(shù)眾多的知識分子和當權者、和升天的雞犬們一起成為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士大夫多染污者”。正是在這種污染的環(huán)境里,才讓少數(shù)人,少數(shù)得不到分贓機會的小文人憤氣沖天,也才讓更少數(shù)的胸懷社會理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文人變得矯然不群,意氣相激,甚至會輕言生死,表現(xiàn)出一種殉道者的亢奮。理想主義是在蠅營狗茍的土壤里生長的。
士風矯激,表面上看是對抗朝廷的,起碼是不合作的,其實并不完全是這樣。這就和上梁山的造反派一樣,有的是真的和官家過不去,有的則是借造反之名求招安之實。
不造反官家不理你,不矯激官家也不知道你。
有位仁兄叫樊英,“少有學行,名著海內(nèi)”。最初是怎么成名海內(nèi)的,沒有介紹。后來,先是州郡首長,后是朝廷公卿,不停地邀請他進入公務員隊伍,這位哥哥就是不答應,要說,這位哥哥定力真強。直到皇帝專門備上大禮邀請,他還是找借口不行動,最后皇帝下詔嚴厲責問當?shù)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