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人民日報》巴黎分社社長,在常駐或采訪過海外50多個國家或地區(qū)。本書就是他在海外工作期間撰寫的隨筆見聞以及沉淀下來的記憶和回味。全書分:行走到天涯、話說地球村、冷眼看世界、綻放在旅途四個章節(jié),其文字呈現(xiàn)了不同的人、事、物、景。盡管有的已斗轉(zhuǎn)星移,物是人非,但在作者看來,這些仿佛是從天涯海角采擷來的幾縷薄薄云彩,仍然散發(fā)著色彩的光亮,故名《天邊采云》。
本書是一個著名媒體人遍訪50多國人與事的珍貴記憶。他帶您一起探尋五洲山水,體味天涯風(fēng)景,感受旅途滋味。
目錄
第一章
行走到天涯
西岱島上聽鐘聲
文化賭注賺大發(fā)了
一個華貴的“櫥窗”
巴黎郊外踏青去
走進巴黎地下世界
普羅旺斯的紫色調(diào)
歡樂谷里難歡樂
感受格拉斯芬芳
偶宿古客棧
影城一站
絲綢之路這一端
全民出動淘美麗
“圍城”與“圈地”
邊界線正在消失
偉大的紅色蹤影
庫肯霍夫花濤香海
看日落下的帝國
西班牙大起中大落
駕車巡游里斯本
意外去趟意大利
歐洲最大“發(fā)動機”
隱忍的金色布拉格
布達佩斯鳳凰涅槃
奧地利音樂飛揚
挖山不止變首富
雀巢總部在小鎮(zhèn)
追尋安徒生的足跡
冰島特色不是冰
趕上挪威第一場雪
從白馬酒館到俠客棚
奧林匹克故鄉(xiāng)行
穿過博斯普魯斯大橋
一頭巨鯨被攔腰縛住
“流著奶和蜜的地方”
橄欖樹下的憂慮
走南訪北看越南
《薩朗波》原型地
沿西非海岸行
象牙海岸象牙多
大巴薩姆在蘇醒
亞穆蘇克羅到了
今日拉各斯
沃爾特湖富加納
達喀爾的早晨
沙漠中的綠洲
海濱蕉園漫步
難忘墨爾本
美洲一圈兒紀(jì)事
第二章
話說地球村
為新千年歡呼
人潮燈海不夜天
歐元風(fēng)光上路
圣誕節(jié)被放大
錯位的時尚
大業(yè)始于做慢工
巴黎周日開門啰
從度假到作假
法國政要度假掃描
給孩子們留點空間
違章罰款與總統(tǒng)大赦
構(gòu)建生命的防線
治堵不搞小九九
換臉的倫理尷尬
警惕刷卡的“陷阱”
竊聽網(wǎng)魔劍高懸
讓信息高速快起來
摩天大樓試比高
霓虹燈下的暗影
穿過城市“森林”
保護好另一張面孔
歐盟皺紋在變多
地球能承載多少人?
皮之不存 毛將焉附
世界盡頭的角逐
石油乃國之血脈
發(fā)展問題是重點
履行承諾是關(guān)鍵
戰(zhàn)爭中的媒體操縱
用生命記錄真實
《泰晤士報》夠損的
第三章
綻放在旅途
走進我夢中的木屋
滑雪是一種境界
一張閃光的名片
志在高山流水
娜花花都綻放
鞏俐光亮到教科文
故國情 寸草心
歐交所之鐘為他敲響
寶劍鋒從磨礪出
追著夢想奔跑
登高方可望遠
塑造未來
中國文化播種人
裁出永無止境的美麗
竹墨點染巴黎
飄動在巴黎的一縷藍色
貝當(dāng)古夫人黯然隱去
席琳﹒迪翁超越夢想
死亡與復(fù)活之間
格里希給我們留下什么?
家改變了她的命運
多哥古城訪王子
“哲人中的哲人”
第四章
放眼看內(nèi)外
拉法蘭大聲疾呼
顧拜旦看在眼里
載入史冊的一天
歷史性的演講
好為人師不自豪
中國釋出積極信息
萬國宮內(nèi)外的鬧劇
中法文化在此對接
紅色芭蕾登金色劇院
在法國看央視春晚
孚日飄動中國紅
《ParisMatch》中國刊
中國城豎起紀(jì)念碑
跨進國門的震撼
音樂走出象牙塔
閱讀豐富每一天
“法國婦女萬歲!”
現(xiàn)代奴隸揭秘
品嘗“上帝之果”
嘴可拒癌魔于千里
餐桌上佳肴可追溯
紙船明燭照天燒
樓房是這樣建成的
春天的故事卡殼
空客的不凡飛越
視線已經(jīng)夠得著
“天之嬌子”隕落
致謝
巴黎郊外踏青去
在我巴黎居所陽臺上的鸛草花開個沒完,讓人分不出是春,是夏,是秋,還是冬。倒是花盆里種的一株小栗子樹露出的新綠告訴我,春天到了。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fù)蘇、百花爭妍的季節(jié)。幾度春風(fēng),數(shù)次霏雨,吹洗去了冬日的沉重,喚起人們新的希望與遐想。盡管久居于此,但春到巴黎還是讓我抑制不住去郊外踏青的萌動。原因在于“花都”是一個現(xiàn)代與自然,浪漫與經(jīng)典,繁華與寧靜并存的地方,她能夠容納百川、兼收并蓄,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愜意的去處。正如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所說的那樣,“巴黎是一個真正的海洋”。
巴黎的林蔭大道,巴黎的名勝古跡,靜靜流淌的塞納河,古往今來是文人墨客著墨較多的地方,也是游客絕對向往的場所。但是,當(dāng)我?guī)状蔚桥R埃菲爾鐵塔俯瞰巴黎時,這個孕育奇跡、高深喧騰的大都會撞入我眼底的盡是,好象被分割成一個個石頭和鋼筋水泥建筑的方塊,灰蒙蒙的而且顯得雜亂,我曾經(jīng)懷疑自己的感官出了毛病,怎么就找不到人家那種登高觀巴黎的壯美感懷呢?其實,巴黎是有不少迷人之處,只是因為我更喜歡她的郊外罷了。
巴黎的郊外有很多的森林,世界上許多著名大城市難望其項背。像布洛涅森林、萬森森林和默東森林等等,離環(huán)線都比較近。我常去的默東森林面積不屬最大,可每次僅能探賞它的一個角。林中有參天大樹,也有灌木藤蔓;有山澗溪水,也有清澈池塘。塘中有蒿草蘆葦和成群的野鴨。特別是,地勢高低起伏,到處溝溝坎坎,遍地鋪滿了成年累積的落葉,踩著葉子往前走如同行在地毯上一般。這里一片寧靜,空氣清新,什么都保持著原始和自然。春天來了,林子漸漸被涂抹上了一層淺綠色,鳥兒在枝頭吱吱喳喳地鳴叫,盈野的山花兒含苞待放,身處其間,獨享精神的盛筵,醉飲自然的瓊漿,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油然而生。
擁有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能有這般寧靜的寶地不容易,保護起來就更難。這既需要政府的嚴格規(guī)定,又需要良好的公民素質(zhì)。以筆者觀之,法國人的環(huán)保意識已到了,掛一塊“禁止車輛入內(nèi)和任何破壞森林的行為”的公告牌都多余。在這里,鳥兒可能飛落到你身上,野鴨大搖大擺地走到你身邊來覓食,肯定不會有喪命之虞。尤其對我觸動最大的是:一天,一抹余暉快要散盡的時候,一位在池塘邊垂釣的老者準(zhǔn)備收竿回家,我忙著湊過去看熱鬧,待他把網(wǎng)簍從水中撈起,活蹦亂跳的大魚小魚倒了大半桶,足有5-6斤重。當(dāng)我情不自禁地為他鼓掌時,他突然抬頭問我,“要不要,這里沒有污染,多新鮮!”“無功不受祿”,哪敢。我連聲說“謝謝!”他欣賞了一番以后,慢慢地,一捧一捧地將魚兒全部放回了水中。
聯(lián)想到在瑞士的萊蒙湖邊上,我看到飛來飛去的天鵝在眾目睽睽之下做窩、產(chǎn)卵、孵化。在澳大利亞,我坐輪船欣賞到巨鯨在海中翻躍的壯觀場面;上了海中大堡礁,就如同進了“阿里巴巴”的寶庫,遍地的稀有動物生物,各種各樣的海魚,大大小小的海龜,還有吸滿礁石的海參,當(dāng)局明文規(guī)定一個不能揀,也沒有人揀;在海灘上,當(dāng)?shù)剞r(nóng)莊導(dǎo)游為我們示范找淡水、挖扇貝,在一平米見方的地方摳出了幾十個。但是,澳大利亞是不允許挖食的,違者若挖一個就處以2萬澳元罰款。一位來自我國海濱城市青島的朋友不無感嘆地對我說,如果這在中國那可就要蜂擁而至,挖地三尺了。
因吃發(fā)菜而加劇我國西部大片土地沙化,亂砍濫伐森林導(dǎo)致大量水土流失,已經(jīng)造成一系列嚴重生態(tài)惡果。特別是,竟有不法之徒偷獵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和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甚至殺而食之,這是西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