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文化復興之路:以維爾達夫斯基的文化模式理論為考察中心》首先梳理了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三大譜系,接著從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復興這一視角切入,全面闡釋維爾達夫斯基的“網(wǎng)格-團體”文化模式理論,并通過與孟德斯鳩、斯賓塞等人的類型學展開比較,凸顯“網(wǎng)格-團體 ”類型學的優(yōu)勢。最后,充分利用國內(nèi)外相關(guān)研究的豐碩成果,展現(xiàn)該理論的解釋力,并進一步對其進行客觀、理性地評析,指出它在中國語境下的啟示意義。
《西方政治文化復興之路:以維爾達夫斯基的文化模式理論為考察中心》主旨是開發(fā)和研究當代政治文化復興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維爾達夫斯基的文化模式理論。與這位學者及其研究課題并列,當代有分量的政治文化經(jīng)驗理論還有英格爾哈特的世界價值觀研究、普特南等人的社會資本研究、福山等人的信任研究、艾克斯坦的政治變化研究,等等。阿爾蒙德對經(jīng)典項目公民文化的再次探尋,派伊對改革開放時期中國政治領(lǐng)導人的研究,都是值得重視的課題。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
一 國內(nèi)政治文化研究的薄弱
二 科學的分類:西方政治文化復興的典型理論代表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
一 國內(nèi)研究概況
二 國外研究動態(tài)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治文化研究綜述
第一節(jié) 政治文化譜系
一 法國的社會學傳統(tǒng)
二 德國的文化哲學傳統(tǒng)
三 美國的政治科學傳統(tǒng)
第二節(jié) 政治文化概念的演進
一 興起、發(fā)展和衰落(20世紀50-80年代)
二 復興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以后)
三 歷史學視角下的政治文化概念
第三章 維爾達夫斯基的文化模式理論概述
第一節(jié) 政治文化研究對象的逐層深入
一 從簡約論到民族文化特質(zhì)的再發(fā)現(xiàn)
二 復興后政治文化研究對象的細化趨向
三 維爾達夫斯基簡介
第二節(jié) 文化模式理論概貌
一 基本觀點
二 自然觀與人性觀的社會建構(gòu)
三 "需求一資源"的四種關(guān)系模式
四 文化模式(生活方式)與文化偏好
五 "驚奇"理論與文化變化
六 多元主義文化的必要性
第三節(jié) 比較視野下的類型學
一 前人的類型學
二 "網(wǎng)格一團體"類型學的優(yōu)勢
第四章 文化模式理論視角下的聯(lián)邦主義與平等主義
第一節(jié) 維爾達夫斯基的聯(lián)邦主義政治文化
一 維爾達夫斯基的聯(lián)邦主義思想簡述
二 聯(lián)邦主義意味著不平等
三 聯(lián)邦主義與四種文化模式
四 美國的政治文化同盟
第二節(jié) 激進平等主義的興起
一 平等主義、個人主義與等級制力量的對比
二 平等主義的過去與現(xiàn)在:以美國為例
三 激進平等主義的發(fā)展狀況
第五章 實踐層面:文化模式理論的應用
第一節(jié) 對美國政治亞文化與《公民文化》的再分析
一 美國政治亞文化的再探析:以埃拉扎爾的研究為例
二 公民文化的再探析:以阿爾蒙德和維巴的研究為例
第二節(jié) 韓國新萬金工程的政治文化分析
一 新萬金工程的概貌
二 研究方法及理論基礎
三 新萬金工程的案例分析
四 政治文化偏好之爭:關(guān)于此案例的簡短結(jié)語
第六章 文化模式理論的解釋力
第一節(jié) 文化路徑VS理性選擇理論
一 文化科學的基本特性
二 反對理性選擇理論
第二節(jié) 文化分析與組織理論
一 組織學意義上的文化框架
二 組織與社會環(huán)境
三 平等主義:被遺失的組織文化
第七章 學界對文化模式理論的批判
第一節(jié) 文化模式理論與理性選擇理論相互兼容
一 在闡釋過程中整合文化與理性
二 普遍性的文化理論
第二節(jié) 只有五種文化模式嗎?
一 理論背景
二 重新解釋"網(wǎng)格"維度
三 第六種文化模式或生活方式:互助主義
第八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