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與敦煌文化叢書-飛天藝術(shù):從印度到中國
定 價:5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3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中國]趙聲良
- 出版時間:2016/9/1
- ISBN:9787534422355
- 出 版 社: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J19
- 頁碼:208
- 紙張:銅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飛天藝術(shù):從印度到中國》是絲綢之路與敦煌文化叢書之一。不論是在以雕刻聞名,氣勢宏偉的云岡石窟,還是以壁畫著稱,裝飾精美的敦煌石窟,我們都可以看到一種獨特的形象,她們自由飛行于天空,姿態(tài)優(yōu)美。在佛教藝術(shù)中稱為飛天。在古代佛教石窟或寺院中,佛、菩薩、天王等形象都是供人們禮拜的對象,因而造得莊嚴肅穆,而在佛身邊的這些飛天,則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飛行于天空。當佛說法時,她們從天空散花,或者彈奏樂器、輕歌曼舞。使氣氛嚴肅的佛教石窟、寺院變得氣氛輕松而充滿了歡樂。飛天,顧名思義,就是飛行于天空的神。然而,佛、菩薩、天王等佛教世界的天神都是可以在天空自由來往的,飛天,應(yīng)該是某一種特定的天神。那么飛天在佛教中是一種什么樣的神格?她們的職能是什么?為什么佛教石窟和寺院中要雕刻或繪出這么多的飛天呢?想知道答案嗎?那就讓我們一起打開書本吧!
《飛天藝術(shù):從印度到中國》是絲綢之路與敦煌文化叢書之一。不論是在以雕刻聞名,氣勢宏偉的云岡石窟,還是以壁畫著稱,裝飾精美的敦煌石窟,我們都可以看到一種獨特的形象,她們自由飛行于天空,姿態(tài)優(yōu)美。在佛教藝術(shù)中稱為飛天。在古代佛教石窟或寺院中,佛、菩薩、天王等形象都是供人們禮拜的對象,因而造得莊嚴肅穆,而在佛身邊的這些飛天,則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飛行于天空。當佛說法時,她們從天空散花,或者彈奏樂器、輕歌曼舞。使氣氛嚴肅的佛教石窟、寺院變得氣氛輕松而充滿了歡樂。飛天,顧名思義,就是飛行于天空的神。然而,佛、菩薩、天王等佛教世界的天神都是可以在天空自由來往的,飛天,應(yīng)該是某一種特定的天神。那么飛天在佛教中是一種什么樣的神格?她們的職能是什么?為什么佛教石窟和寺院中要雕刻或繪出這么多的飛天呢?想知道答案嗎?那就讓我們一起打開書本吧!
趙聲良,1964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云南昭通人,出生地云南昭通,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研究館員,F(xiàn)任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