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內生”的力量——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教學探索
定 價:58 元
- 作者:彭娟 著
- 出版時間:2020/12/1
- ISBN:9787568066099
- 出 版 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G623.502
- 頁碼:312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書為湖北省特級教師、湖北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武漢市“黃鶴英才”(教育專項計劃)彭娟老師帶領其工作室成員反思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圍繞工作室教學主張——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實踐研究成果。2016年武漢市“黃鶴英才”彭娟名師工作室成立之初,彭娟老師就提出了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教學主張。近四年來,工作室圍繞教學主張開展了文獻研究、理論建構、課例研究等多種形式的研究,形成了小學生數學學習“內生力”的結構模型,構建了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教學模式與基本操作策略,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評價原則與要點以及較為豐富、操作性強的教學實踐案例。這些成果凝聚工作室老師們的智慧和辛勞,為將這些經驗進行總結和推廣,為其他致力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同仁提供思考,故出版本書。全書分為理論篇與實踐篇兩個部分,理論篇的主要大綱如下,一、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教學主張的提出與闡述(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掃描(二)幾種現代學習理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二)小學數學教學的價值思考(三)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內涵二、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教學模式(一)開——孕養(yǎng)生的場域(二)探——經歷破土的曲折艱辛(三)聯——吸收充足的養(yǎng)分(四)融——發(fā)酵蓄積內部能量(五)生——迸發(fā)出茁壯的內生力三、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基本操作策略(一)課前多法,明確學情(二)創(chuàng)造環(huán)境,開放養(yǎng)學(三)充足素材,放手嘗試(四)多元互動,評價“留白”(五)策略錦囊,分層指導(六)珍視差異,巧用生成四、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評價原則與要點(一)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評價原則(二)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評價要點實踐篇為工作室老師在教學實踐中的研究課例。(不一一列舉)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課堂變革。國家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指出:深化基礎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掀起“課堂革命”,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從事多年小學數學教育的我們,一直在實踐,也一直在反思…..。我們漸漸感受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不斷變化的同時,也出現了種種現象,我們不斷叩問小學數學教學的育人價值是什么?我們的出路在哪里?我們認識到問題出在課堂,就需要回歸課堂;陂L期的思考與實踐,我們提出了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教學主張,形成小學生數學學習“內生力”的結構模型,構建了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教學模式與基本操作策略,以及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評價原則與要點等重要研究成果;诮虒W主張的行動研究檢驗這些研究成果的試金石,在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教學主張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兩條腿走路,不斷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豐富理論,圍繞典型教學內容開展課例研究、案例研究,形成了較為豐富的實踐案例。我們希望這些實踐案例是溝通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價值追求與教學實踐的橋梁。本書的出版價值在于“彌補”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研究專著中,有的側重于課堂觀察的教育敘述,缺乏較為系統的理論支撐;有的側重教學主張的闡述研究,缺乏完整的深入的案例研究成果等兩種傾向。而是將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教學主張從提出背景、內涵、結構模型以及教學模式、操作策略,特別是系統的案例研究等全方位展示了一個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與心路歷程,對小學數學教學研究以及基礎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和啟示作用。
這是一本關于我們工作室教學主張的書,更是一段解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困惑的實踐歷程。我們將這段歷程以及歷程中的所獲,懷著欣喜的心情迫不及待地與各位讀者分享,希望能對廣大一線數學教師有所啟發(fā)。一、 主張的形成源于困惑我認為:一個教學主張的形成,一定是源于教育教學過程中久久積累于教師心中的那份困惑。在平時的數學課堂上,我們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什么呢?通過多年觀察、剖析教師們的課堂,以及與教師們的多次座談,我發(fā)現:我們的課堂上,問題有情境了,認知有沖突了,探索有過程了……但是在情境創(chuàng)設、經歷過程等外在形式的背后,總是感覺有一條無形的繩索緊緊地捆綁著學生、牽引著學生。無論是在教學目標上,還是在教學過程、師生交往中,乃至學科本質的問題上,歸其根源,實際上還是一個學生觀和教育觀的問題。就教學過程中常見的“替代思維”現象來說吧!有時為了“趕進度”、為了所謂課堂的“流暢”,我們會將關鍵性問題直接遞給有把握的學生回答,讓少數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替代”了多數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名義上“開放”了,看起來“流暢”了,背后卻充滿了我們對學生的“不放心”和“不信任”;有時在教學探究的過程中,我們生怕學生出差錯、走彎路,學生在哪里容易出錯,教師就在那里事先“排雷”,在哪里容易“跑偏”,教師就在那里“圍追堵截”,就這樣用教師的思維替代了學生的思考。看起來高效的課堂,卻失去了對作為生命個體的學生的尊重、認可和遵從。這些,其實也不是我們的本意,我們也會左右為難,歸根到底還是我們“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夠堅定,終導致了這些現象的發(fā)生。二、 主張的提出用于明晰方向然而,在左右為難之時,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信念和教育理念,是非常容易迷失的。因此,“養(yǎng)學”這一教育主張的提出,讓我們的工作室成員有了更明晰的方向。教學主張是我們工作室成員思想的靈魂,它一旦形成,必將成為工作室每一位成員內心的指南針。然而,一個鮮明而獨特的教學主張的提出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曾經整整一個學期,我們工作室的工作就是三件事:一是反思,把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困惑和問題提出來并反思背后的原因;二是暢想,描繪自己心中理想課堂的樣子;三是學習,學習前沿的教學理論和教學主張。在反復的叩問和執(zhí)著的追尋之下,我們的主張從模糊到漸漸呼之欲出,但是如何將之凝練,我們遇到了瓶頸。直到讀到了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內生力的深度解讀》這篇文章,這中內生力這個詞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沖擊。教師提出的教學困惑和問題,追根溯源,不就是快節(jié)奏、大容量的“高效”與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之間的矛盾所產生的嗎?我們本著對學生生命個體的充分尊重,本著對數學教學規(guī)律的充分尊重,提出了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教學主張。我們希望通過“養(yǎng)學課堂”這一教學主張的研究與實踐,在“開放”的數學課堂中建立起“慢養(yǎng)·深耕”的教學生態(tài),進一步呵護、滋養(yǎng)學生的生命成長,提升學生發(fā)展的內生力。在工作室成員共同的努力下,經過近三年的研究,我們創(chuàng)立了五步“養(yǎng)學課堂”教學模式,制定了“養(yǎng)學課堂”操作指南,提煉出“養(yǎng)學課堂”基本教學策略,具象出內生力的數學表征,還積累了大量的教學案例。三、 主張的內涵不斷豐滿但是,想讓主張的內涵更加豐滿、觀點更加清晰、策略更加有借鑒性,這個過程著實不簡單! 我們根據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主動反思,不斷追問,逐漸明晰了“養(yǎng)學課堂”的教學主張。在教學主張?zhí)岢鲋畷r,我們也開始不斷追問自己: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理論體系是什么?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價值追求是什么?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內涵如何界定?……這些問題讓我們陷入了迷茫!有時,我們有種試圖跳過這些問題、直接研究具體每節(jié)課的想法,因為我們缺乏理論、缺乏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為了突破“養(yǎng)學課堂”理論研究的瓶頸,我們往“補理論”和“詢專家”兩個方面同時努力:一方面,通過閱讀教育學、心理學、數學教學論以及相關的全國知名特級教師的研究成果,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養(yǎng)成系統化、結構化思考問題的習慣。另一方面,我們先后多次就“養(yǎng)學課堂”的研究問題拜訪省內外專家、學者。2017年4月,我們赴上海拜訪了《小學數學教師》的主編陳洪杰老師。陳洪杰老師不僅充分肯定了“養(yǎng)學課堂”研究的意義和價值,還幫助我們豐富了“養(yǎng)學課堂”研究理論。自2017年9月起兩年的時間里,我們又多次拜訪了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李偉(筆名李牧川)教授,與他及其研究生就“養(yǎng)學課堂”的內涵、教學策略、評價原則等開展了多次“頭腦風暴”,每次研討都持續(xù)整整一個下午,有時甚至至天黑。李偉教授感慨道:“‘養(yǎng)學課堂’不僅滋養(yǎng)我的學識,更滋養(yǎng)我的態(tài)度,欣賞你們追求卓越的精神! ”四、 主張的策略在實踐中提煉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在繼續(xù)充實理論的同時,我們將“養(yǎng)學課堂”教學主張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實踐,在具體教學情境中檢驗“養(yǎng)學課堂”的理論價值。我們內化觀點,大膽踐行,將所思、所獲整理形成了一套實操策略。一方面,我們在不斷的實踐中豐富與完善主張,在實例中形成策略;另一方面,我們把階段性的研究成果分享給更多的教師,在實戰(zhàn)中完善策略。我們工作室的二十多位核心成員,在他們自己的學校探索、實驗,并“輻射”了一百多位工作室學員;七所基地學校同步推進;同時,我們還帶著較成熟的策略走進了武漢市漢陽區(qū)、蔡甸區(qū)、東西湖區(qū)等學校的課堂。工作室成員群策群力,潛心鉆研,截至今日,已有六種策略初步成形。正是因為有了各位專家的指導,以及每位工作室成員的不懈努力,才有了這個來之不易的凝結著眾人智慧的成果,F在,我們將它凝結成文字,是分享,更希望是各位一線數學教師研究的基石。希望它能給各位讀者借鑒與參考,同時也希望由此出發(fā),能夠凝練出更多的“養(yǎng)學”策略,滋養(yǎng)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
湖北省特級教師彭娟
1993年—2019年, 漢陽區(qū)西大街小學數學教師;2019年在漢陽區(qū)教育教學科研中心工作 。2015年被評為湖北省特級教師;2016年擔任“武漢市黃鶴英才名師工作室”主持人;2017年擔任“湖北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曾榮獲全國小學數學優(yōu)質課競賽一等獎、全國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說課比賽一等獎、湖北省小學數學優(yōu)質課競賽一等獎、武漢市課內比教學一等獎等十余次高規(guī)格獎項;多次承擔全國以及省市級公開課、研究課、專題報告,在小學數學界贏得了聲譽。參與編寫了全國數學人教版教師用書,在全國予以發(fā)行使用;所撰寫的論文、案例多次榮獲省市級一等獎;多次主編武漢出版社發(fā)行的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課堂作業(yè)》;7篇案例收錄于《特級教師同步教學》一書中;《“垂直與平行”一課的教學實錄與評析》在遼寧教育出版社發(fā)行的《小學數學教育》中發(fā)表;案例《巧妙設局 演繹精彩》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發(fā)行的《小學數學》中發(fā)表;另外多篇論文、案例、教學設計在《湖北教育》、《成才》等省市級刊物上予以公開發(fā)表……從十五到十二五期間,參與研究武漢市教育科研重點課題《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課堂教學自主合作學習研究》、《小學開放教育研究》,《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促進小學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研究》,課題成果在市、省甚至是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中《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課堂教學自主合作學習研究》經評審確定為武漢市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目前,正帶領工作室的老師們開展“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這一教學主張的研究。
目錄
上篇我們的思考
第一章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教學主張的提出與闡述(2)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誤區(qū)素描(2)
幾種現代學習理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4)
我們對小學數學教學育人價值的思考(9)
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內涵(12)
第二章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教學模式(20)
“開”——孕養(yǎng)生的場域(20)
“探”——經歷破土的曲折艱辛(23)
“聯”——吸收充足的養(yǎng)分(24)
“融”——發(fā)酵蓄積內部能量(29)
“生”——迸發(fā)出茁壯的內生力(31)
第三章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基本操作策略(35)
課前多測,了解學情(35)
創(chuàng)造環(huán)境,開放“養(yǎng)學”(37)
充實素材,放手嘗試(40)
多元互動,評價“留白”(41)
巧用錦囊,分層指導(43)
珍視差異,巧用生成(46)
第四章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評價原則與要點(48)
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評價原則(48)
小學數學“養(yǎng)學課堂”的評價要點(50)
下篇我們的實踐
第五章教學設計(56)
激發(fā)學生學習內生力,以需養(yǎng)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數的組成”教學設計及說明(56)
恰當的“養(yǎng)”,方能應運而生——“7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及說明(61)
基于“養(yǎng)學”主張的解決問題的教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解決問題”教學設計及說明(68)
重學法遷移,促“內生”發(fā)展——“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教學設計及說明(73)
以學情作為“生長點”的“養(yǎng)學課堂”——“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設計及說明(79)
扣準概念內涵,追溯文化本源——“因數和倍數”教學設計及說明(86)
讓數學概念順“學”而“生”——“認識負數”教學設計及說明(94)
基于“養(yǎng)學”主張的“種子”課教學——“周長的認識”教學設計及說明(102)
動靜相宜“觀”為徑,養(yǎng)學內化“玩”創(chuàng)新——“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幾何組合體”教學設計及說明(107)
以“養(yǎng)”固本,啟迪“內生”——“估計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及說明(114)
順情·慢養(yǎng)——“圖形的運動(三)旋轉”教學設計及說明(122)
在“養(yǎng)學”中感受統計的價值——“復式統計表”教學設計(128)
經歷過程,集聚內生力——“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及說明(136)
于“開放”中內生數據分析觀念——“平均數”教學設計及說明(143)
順“學”而“養(yǎng)”,滲透數學思想——“數學廣角——搭配(二)”教學設計及說明(151)
掃盲點、切痛點,把握知識生長點——“數學廣角——找次品”教學設計及說明(158)
第六章教學案例(163)
“養(yǎng)”出生命之美——“100以內數的認識”之“養(yǎng)學”探究(163)
恰當地“養(yǎng)”,方能應運而生——以“7的乘法口訣”為例(169)
“析”計算根本,“養(yǎng)”內發(fā)生長——“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一課中的“養(yǎng)學”實踐(175)
慢慢來分析,慢慢去解決——基于“養(yǎng)學”主張的“解決問題”教學的例談(185)
尊重學情,直面困惑,以“學”定“教”——“真分數和假分數”中的“養(yǎng)學課堂”教學研究(191)
扣準概念本質,追溯文化本源——“因數和倍數”一課中的“養(yǎng)學”實踐(202)
順“生”而“養(yǎng)”,溯尋數之本質——“認識負數”一課中的“養(yǎng)學”實踐(208)
種子課育種子人——基于“養(yǎng)學”主張的單元教學例談(215)
動靜相宜“觀”為徑,“養(yǎng)學”內化“玩”創(chuàng)新——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二)”教學案例(221)
讓課堂從“開放”走向“內生”——“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一課中的“養(yǎng)學”實踐(226)
順情·慢養(yǎng)——“圖形的運動(三)——旋轉”一課中的“養(yǎng)學”實踐(232)
用“養(yǎng)”的情懷,促“學”的“內生”——三年級下冊“復式統計表”教學案例(237)
尊重已有認知,讓學習自然發(fā)生——“條形統計圖”一課中的“養(yǎng)學”實踐(245)
如何從“開放”走向“內生”——“平均數”“養(yǎng)學課堂”教學實踐與思考(251)
懷著尊重與敬畏的心,把握好教與學的度——研磨“搭配”一課有感(259)
“導”密碼,“探”根源——“找次品”一課中“養(yǎng)學”主張之“探”的滲透(264)
參考文獻(272)
后記(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