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晉江市中學校長陳燎原全新力作。
2. 作者多年來辦學、教學經(jīng)驗的完整呈現(xiàn),接近辦學實際,真實、接地氣。
3. 提煉晉江教育經(jīng)驗具有普遍性、可借鑒性的理念、策劃和方法,具有很強的啟發(fā)性。
推薦文章:
地圖加棍子:我的堂歷史課
那一年,我25歲
誰是校園里幸福的人
愛拼才會贏向一位有哲學追求的校長致敬
林茶居
作為閩南東山人,自小就常常聽到一句話,愛拼才會贏,大人用它來教育小孩的,意思是要抱定信念,努力奮斗,不怨天尤人,這樣才能贏得人生,贏得未來。
這句話的源頭,我無力考證或許也是無法考證的。不過,它如何產(chǎn)生,如何傳播、流行,又是如何融入到公共生活當中,實在是一個很值得想象和思考的語言(文化)現(xiàn)象:毫無疑問,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首歌起到了推動、助燃并引發(fā)廣泛而深刻認同的關鍵作用,即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愛拼才會贏》應該是步鄧麗君和瓊瑤之后,作為臺灣文化元素,于1980年代后期進入大陸(首先是閩粵)的。它們共同參與了我的青少年生活如果說鄧麗君適合于月下低吟,瓊瑤適合于午后靜讀,那么,《愛拼才會贏》既適合于曠野上嚎叫,也適合于廣場中干吼: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其歌詞的意涵,其曲調(diào)的情緒,正契合了那個年代海峽兩岸社會大眾的心理需求海峽這邊,改革開放風起云涌;海峽那邊,進入了經(jīng)濟發(fā)展的新階段。因為具有強大的普泛性,這首歌被反復錄制、改編、重唱,以電影配樂、電視連續(xù)劇主題曲、音樂會曲目、手機鈴聲等形式,迅速傳遍全球。大概率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愛拼才會贏》的詞(唱、說)與調(diào)(哼、和)。
陳燎原校長是閩南晉江人,和我同齡,想必,他的童年也有拼和贏的教養(yǎng)氛圍,他也可能在某個場合,手執(zhí)話筒深情地唱: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回想起2005年年初,我以福建教育編輯部副主任的身份,從福州到晉江采訪僑聲中學校長任上的陳燎原時,怎么就沒設計相關的話題,請他聊聊怎么拼,如何贏,感覺有點遺憾。不過,我還是從他的身上,感受到晉江人的拼勁和晉江教育人的韌勁。
那是我們的次見面。在他的辦公室,他講僑聲中學所在原是鄭成功收復臺灣時的一個扎營地,他講學校是怎樣在一片遍布一萬多座荒冢的野地上建起來的,他講怎樣一次次拜訪鄉(xiāng)賢、校友募集來8000萬元的新校園建設資金,他講怎樣乘勢而為成立了八個基金會使全社會助教助學助發(fā)展成為長效機制,他講培養(yǎng)有現(xiàn)代教養(yǎng)的中學生的辦學理念是怎樣確立的,他還講了很多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故事……短短四五年時間,原為省三級達標中學的僑聲中學躋身省一級達標學校的行列。篤定,堅毅,認準目標即開掘、吸納一切有效資源,全力以赴……這是當時陳燎原給我留下的印象。
此前,25歲時,陳燎原被任命為一所鄉(xiāng)村初中校金山中學的校長。那時晉江經(jīng)濟社會大抵還處于起步階段,教育投入十分有限。這位僅有五年教齡的校長,首先要解決的不是課程與教學這些專業(yè)工作,而是諸如挖井、平整操場、掃除青壯年文盲這樣的社會性事務,甚至,他還要面對金山中學施教區(qū)內(nèi)兩個村子的歷史宿怨和宗族矛盾給教學秩序、學生安全帶來的沖擊。我們閩南有一句土話叫校長兼校工,教書兼打鐘,說的大概就是陳燎原這樣的校長。這位少年家,不僅善于站好講臺,還勇于走下講臺,走進村落,與村民們、家長們打成一片。憑著對鄉(xiāng)村發(fā)展的滿腔熱忱和照章辦事的規(guī)則意識、照規(guī)律辦學的教育智慧,他實現(xiàn)了自己的承諾: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出成績。
我想,六年金山中學校長的經(jīng)歷,為陳燎原思考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yǎng)人這些根本的教育問題,積累了豐富的案例和具體的數(shù)據(jù),也為他后來形成自己的辦學理念、治校方略,提供了結(jié)實的支點和深刻的啟發(fā)。一位能夠辦好一所學校的優(yōu)秀校長意味著,他不僅懂教育,還懂社會,更懂人心當然,話說回來,不懂人心,怎么會懂教育呢?
2007年,陳燎原從僑聲中學調(diào)任晉江一中校長。也是在那一年,我加盟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對我們來說,這都是職業(yè)生涯的重要節(jié)點。據(jù)我后來的了解,在這所創(chuàng)辦于1952年的縣城完中,作為新任校長,陳燎原注重傳承,恪守誠嚴勤毅四字校訓,并基于新的社會大勢和教育大局,在教與學這一為核心的關系上進行拓展性詮釋和重新定義,是為學生。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他和班子成員、全體教師一道,通過制度建設、課程創(chuàng)生、教學改革、教育科研、文化再造,將這一屬于晉江一中的新的教與學的關系文化(即學生),落實到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層面。
從個五年規(guī)劃提出的抓提升,鼓士氣;抓建設,求發(fā)展;抓隊伍,上質(zhì)量;抓特色,樹品牌的目標,到第二個五年規(guī)劃提出的做百年名校的奠基者的倡導,從為了學生更好地自我實現(xiàn)的素養(yǎng)梯度目標的描述,到為了教師更好地共同發(fā)展的績效考評機制的探索,從學科哲學文化故事的螺旋式、全方位實踐到哲學治校建一所有哲學追求的學校的理想確立,都可以看出,陳燎原既著力于頂層設計,也傾注于中層規(guī)劃和底層建構(gòu)。
如果有一門科學、一套理論叫作學校學的話,那么它至少包含三個維度的價值考量和制度設計:其一,時間之維,即尊重歷史,關注當下,朝向未來;其二,空間之維,即學校既能做好內(nèi)部教育教學工作,也與家長、與社會形成對話、合作的關系;其三,文化之維,即有關辦學的思想、理念、話語、符號、工具等。同時,此三者之間,交互而共同地產(chǎn)生積極、可持續(xù)的作用,支撐、保證一所學校的健康發(fā)展。從晉江一中的身上,我看到的正是這樣的一個完整的學校學模型。
就文化之維而言,無疑就是晉江一中的哲學追求,就是它對專業(yè)理性、專業(yè)邏輯和學科思維、學科精神的追求。作為策劃編輯,給這本書取什么書名,我初的意見是,就叫愛拼才會贏,然后加一個副書名,以提示地域、作者身份等信息,陳燎原似乎不是太認同,但可能是出于對一個編輯的尊重,沒有明確反對,只是表示可以作進一步探討。在后來的一次溝通中,他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就以建一所有哲學追求的學校這一辦學理念式的話語作為書名。
或許,我的拼贏情結(jié)太濃。我似乎很難跳出愛拼才會贏這一極具鄉(xiāng)土氣勢和地域趣味的語境,來建構(gòu)理解閩南的背景知識和背景情感。不知陳燎原是否知悉,《愛拼才會贏》的詞曲作者、臺灣音樂人陳百潭先生,祖籍正是晉江。我無緣當面向陳百潭先生求教,這首正式發(fā)行于1988年的歌是如何寫出來的,但從藝術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看,愛拼才會贏的立意和表達,應該與其家族傳承、父輩教養(yǎng)有關,或者說,他是在口耳相傳的愛拼才會贏的文化熏染之下成長的。所謂靈感,似乎空幻、虛稀,其實和一個人的記憶、經(jīng)歷、經(jīng)驗密不可分如果說前者是一棵樹,那么后者正是其深深扎根并由以而生而長的土地。
晉江地屬泉州,泉州系閩南金三角之一,另二角為廈門、漳州。三地民眾,或因戰(zhàn)火,或因天災,或為經(jīng)商,或為尋親,都有下南洋、過大員(大員,臺灣古稱,原指臺灣南部的一個海岸沙洲)的蒼茫往事。這種漂洋過海乃至開疆拓域的勇氣和經(jīng)歷,恰恰是拼字的好詮釋,糾纏其中的是那種不拼哪會贏的人生執(zhí)念。
新的時代,閩南人早就告別了這種離鄉(xiāng)離土的生活,但拼的精神,愛拼才會贏的文化有人視之為閩南精神、閩南文化,依然生生不息,勃勃而更具活力。就我個人的切身體會而言,這種精神和文化,在今天的泉州、今天的晉江,體現(xiàn)得尤為淋漓。這不僅反映在那些可以量化的指標上(多年來,晉江的經(jīng)濟總量一直穩(wěn)居全省各縣域首位;2002年8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文章《研究借鑒晉江經(jīng)驗
加快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2020年,泉州GDP跨過萬億大關,成為全國23個萬億城市之一),更反映在經(jīng)濟轉(zhuǎn)型、科技創(chuàng)新、民生改善、教育建設等方面,簡而言之,即為社會發(fā)展的結(jié)構(gòu)性優(yōu)勢。
這樣的拼,絕非使蠻力,絕非不計代價、不計后果的奮斗,亦非粗放的、唯速度和效率的前進。正所謂,發(fā)展就是硬道理,發(fā)展也要講道理(呂型偉語),發(fā)展還要講倫理。所以,它必然充滿智慧與創(chuàng)造,是朝向偉大事物的拼,是為了共同發(fā)展(不止于共同富裕)的拼,而且,越贏越拼,而不是小富即安。這也就帶來了一個問題:贏了以后,做什么?他們的先輩,每每打拼成功,便回饋鄉(xiāng)里,助學助教助社會建設。而就教育自身說,自然不能以贏作為核心概念和評價標準。從這些年的高考來看,晉江一中都貢獻了很好看的數(shù)據(jù);前不久,福建省科協(xié)、福建省教育廳聯(lián)合發(fā)布了《2021年福建省中學生英才計劃入選學生名單》,計70人,其中晉江一中學生有6人據(jù)介紹,該計劃系中國科協(xié)和教育部自2013年開始共同組織實施的中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后備人才培養(yǎng)計劃,旨在選拔一批品學兼優(yōu)、學有余力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
從歷年高考這個面和英才計劃這個點看,晉江一中確實贏了,但是,這仍然無法概述它的全部,它們都不過是正確的辦學理念、健康的辦學方式的副產(chǎn)品,可謂水到渠成,樹長蔭成。其背后,是晉江一中的哲學追求并由此而初步形成的哲學精神和哲學氣質(zhì)。
如果說,科學的思考、研究可以針對某一領域而進行,那么,哲學的思考、研究必須朝向并圍繞事物(世界、人、文化……)的整體而展開。這可能就是兩者的不同。在教育的語境里,哲學如此發(fā)生:追問,懷疑,反思。它們可能在價值觀的意義上呈現(xiàn)為某種精神趣味,也可能在方法論的層面上發(fā)揮實踐作用,更可能在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生發(fā)源源不斷的思想營養(yǎng)?傊凰鶎W校的哲學追求,至少體現(xiàn)為一種超越性的思辨力和不粘滯于生計的更新力落實在教育教學上,大致可以描述為:問題意識與價值關懷;如果不忌憚于有機械二元論之嫌的話,或可說:問題高于答案,價值理性優(yōu)先于工具理性。
大概,鳥雀不會出租天空
大概,草木不會販賣新綠
一條路分開了快與慢,重與輕
腳到心到。就像風習慣了耕田、織布
時光原諒了晨讀者的遲緩
如今順著書籍的河流
在兩岸建設自己的屋子、小鎮(zhèn)、校園
作為自己的勞動委員
早春發(fā)表了開學的演說
這愛的一課,從健美操開始:1,2,1……
(引自拙作《新年詞》)
此刻,我想說的是,向一所有哲學追求的學校致敬,向一位有哲學追求的校長致敬。
是為序。
林茶居
2021年2月22日完稿于教師月刊工作室
序:愛拼才會贏向一位有哲學追求的校長致敬/1
導言一:建一所有哲學追求的學校/7
導言二:作為教學方法論的學科哲學答《教師月刊》問/19
輯 我的教育主張
辦學理念的建構(gòu)/3
學生與規(guī)劃管理/7
四特生培養(yǎng):讓每個學生夢想成真/13
年級素養(yǎng)梯度目標的設計/19
我的人才觀/23
答問:有關教育主張/25
第二輯 我的教學追求
學科哲學初探/31
學科哲學隨想/38
學科哲學的幾個理路/43
概念教學例說/47
知識隨想/51
守護心中的哲學明燈/56
學科哲學與美育/62
晉江一中學科哲學建設綱要/70
第三輯 我的行動策略
學校建設:五校五園與特色學校/83
文化自覺:道德教育與制度規(guī)范/88
課程改革:以生為本與統(tǒng)籌規(guī)劃/93
課堂建設:講演故事與教學重建/97
校園文化:文化故事與個性發(fā)展/104
教師評價:績效考評與共同發(fā)展/108
家長學校:校本課程與家庭教育/118
家庭書房:書香家庭與文化鬧鐘/121
第四輯 我的辦學故事
初為人師/127
地圖加棍子:我的堂歷史課/127
溜旱冰:廁所班的故事之一/129
流動紅旗:廁所班的故事之二/131
難辦的學風:廁所班的故事之三/133
金山歲月/135
那一年,我25歲/135
從自己做起/136
我來把守校門/138
家長會開進村子/139
僑聲年華/141
從掃盲員到集資人/141
遇見葉雙馬/144
從述而不作走出來/145
特長與特色之辯/146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47
以夢為馬,不負僑聲/150
石鼓征程/152
誰是校園里幸福的人/152
卡片上的贊美文化/153
莊清海老師的故事:復仇記/153
我的快樂,我的煩惱/154
《苦筍賦》/156
石鼓山故事/157
附:教師的故事
校長的茶道/159
八個筆筒/161
志謙,都安頓好了嗎?/162
第五輯 我的課程實踐
課程(一) 石鼓景園/167
石鼓景園文化作品征集活動方案/167
石鼓景園詩文集序跋/171
石鼓景園手繪明信片畫集前言/174
附:學生作品舉隅
邀 月/176
摘星之境/176
南面有門,名曰南開/177
躬讀·輪回/178
鼓浪遠影/180
石鼓六亭/181
摘 星/182
聽雨亭/182
課程(二) 大樓命名/184
解讀:我和大樓/185
校園夜話:在初中部大樓命名儀式上的演講/187
思想的黃金:在高中部大樓命名儀式上的演講/190
有感于我和大樓的故事征文活動/192
文集《我和大樓的故事》前言/193
文集《我和大樓的故事》后記/195
附:師生作品舉隅
細品眾言堂/197
42步/198
智從日知來/200
日知之思/201
攀 登/203
一張卡紙/204
博賢樓/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