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人建立深度關系的能力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至關重要。當身處一段深度關系中時,我們會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支持。然而,有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很難與他人建立深度關系,或者無法應對與他人更親密時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的挑戰(zhàn)。
事實上,所有的關系各不相同,但多數(shù)都會按照相似的模式發(fā)展。建立和維持深度關系的過程是可以描述、學習和應用的。
本書內容源自斯坦福商學院50余年經典課程人際互動,兩位作者將人際心理學的重要核心知識點應用在5種典型的人物關系父女、夫妻、閨蜜、兄弟、同事中,探討了關系由淺入深的發(fā)展過程,指明了深度關系的6個特征,讓抽象的關系變化看得見,幫助讀者與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充分信任、彼此成就的深度關系。
1.本書內容源自斯坦福商學院50余年超高人氣的經典課程人際互動,該課程影響了大批硅谷高管。本書由該課程創(chuàng)始人大衛(wèi)·布拉德福德博士和繼任課程負責人卡羅爾·羅賓博士精心改編,歷時4年,首次成書。
2.本書通過5種典型的人物關系父女、夫妻、閨蜜、兄弟、同事,呈現(xiàn)了關系由淺入深的發(fā)展過程,指明了深度關系的6個特征,幫助讀者與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充分信任、彼此成就的深度關系。
3.彭博社年度圖書之一
4.彭凱平、劉東華、瑞·達利歐、海藍博士、何峰、顧及聯(lián)袂推薦
第1 章
什么是深度關系
這本書講的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我們將這種關系稱為深
度關系。你可能已經有了一兩段深度關系,甚至更多。在這
種關系里,你覺得真實的自己被看見、被了解、被欣賞了,而不必
做任何偽裝或掩飾。你在Instagram 上可能有幾百個好友,他們知
道你上周在高檔餐廳吃飯時點的菜,但與你有深度關系的人知道,
你多年來都在與進食相關的問題做斗爭,或者你和你的伴侶在吃這
頓飯時討論了建立家庭的問題,或者你當天晚上外出的目的是討論
辭職的利與弊。對于那些自從高中畢業(yè)后就再也沒見過,只在網絡
上關注你的消息的朋友來說,這些話題是他們不知道的。他們很少
知道你會和誰拼車。他們也不認識你時常去看望的姑媽。但是,和
你有深度關系的那個人知道你的真實情況,因為那個人真的了解你。
關系是一個連續(xù)體。在這個連續(xù)體的一端,你在與人接觸的時候,感覺不到任何真實的聯(lián)結;在另一端,你能感到被了解、被支
持、被認可、被接納。在這個連續(xù)體的中間,你對許多人會
感到有些依戀,并想要與他們建立更親密的聯(lián)結。問題是,該怎么
做呢?你怎樣才能改變一段關系在這個連續(xù)體中的位置呢?我們一
直致力于為成千上萬的學生與客戶回答這樣的問題,F(xiàn)在,我們也
將為你做出解答。
深度關系是可以養(yǎng)成的。這種關系有六個特征:
1. 你和對方都可以更充分地展現(xiàn)真實的自我。
2. 你們兩人都愿意袒露脆弱的一面。
3. 你們相信自我表露的信息不會被用來對付自己。
4. 你們可以坦誠相待。
5. 你們可以用建設性的方式解決沖突。
6. 你們都愿意為對方的成長與發(fā)展付出。
讓我們來稍微解釋一下這幾點。
前三個特征以自我表露為中心。很多人會說,現(xiàn)在我們已
經處于一種過度分享的文化中,為什么還要討論自我表露
呢?因為呈現(xiàn)表象與分享真實自我是有區(qū)別的。和其他許多人一樣,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曾諷刺地說:做你自己吧,別人已
經有人做了。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害怕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不好而
掩飾自己將要透露的信息。
社交媒體創(chuàng)造的世界,迫使我們用積極的表象掩飾一切事物。
可能你在Facebook 上的照片顯示你正站在埃菲爾鐵塔前微笑,但實
際上,那次旅行糟透了。我們知道的那些硅谷CEO 說,他們在講述每件事情時,總是需要說自己干得多漂亮,但在硅谷,疲憊、恐
懼與倦怠卻是他們非常真實的情緒。維持這種虛假的表象讓人很疲
憊。掩飾和偽裝自己,不僅會讓你失去真誠的能力,還會讓別人也
做出掩飾。我們不是說,你要把所有事情都告訴一個人。但是,你
的確需要與對方分享你的一部分。你要分享的這一部分,對那段特
定的關系是重要的。而且,你所分享的內容應該是真實、真誠
的你,而不是一個被微笑的假期照片或歡快的節(jié)日問候所掩飾的你。
后三個特征與反饋和沖突有關。事實上,挑戰(zhàn)一個人,可以是
支持他的一種有力方式,然而很少有人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做到這一
點。如果與你有著深度關系的人指出,你做了某些讓他們感到困擾
的事情,那么你應該知道,這是一個學習的機會,而不需要為自己
辯解。他們知道,通過幫助你理解自己行為的影響,他們表達了對
這段關系的重視,也表達了幫助你成長的意愿。
即使在良好的關系里也會發(fā)生爭吵(你將會看到,本書的兩位
作者就是很好的例子)。然而,對沖突的畏懼可能會讓你們回避矛
盾。實際上,如果你們能把這些矛盾提出來,并予以圓滿的解決,
就可以加深你們的關系。閉口不談的沖突依然會造成傷害。在一段
深度關系里,良好把問題提出并解決掉,這樣問題就不會隱藏起來,
造成長期的傷害。你應該把這種挑戰(zhàn)看作學習的機會,這樣的機會
能減少相同困境在未來再次出現(xiàn)的可能性。
在我們的職業(yè)生涯中,我們一直在教人們如何在個人生活和職
場上建立并維持穩(wěn)固的、健康的、有生命力的人際關系。我們邀請
你加入我們成千上萬的學生和客戶中來,他們從我們這里不只學到
了如何建立并維持關系,還學到了更多。我們的熱情來源于我們在教練、教學和咨詢的職業(yè)生涯中觀察到的結果。我們不僅是研究并
教授這本書中的概念,我們還身體力行。有時我們做得并不完美。
大衛(wèi)與妻子已經度過了55 年的婚姻生活,而她曾對大衛(wèi)說:你是
教這些東西的,可你為什么不照著做呢?卡羅爾的丈夫安迪,也對
她表達了類似的不滿。盡管如此,我們一直在努力按照我們教授的
理念去生活,我們的生活也的確因此變得更好了。
即便如此,我們也曾幾乎失去了彼此間的深度關系。大衛(wèi)曾經
做了某件事(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沒做某件事),讓卡羅爾到了想和
他絕交、不再與他來往的地步。我們會在第17 章詳細講述這件事,
但關鍵的一點是,即使我們的關系處于破裂的邊緣,我們也能修復
關系,重建聯(lián)結。這樣我們才有機會一同寫作本書,并且在這個過
程中發(fā)展出一種更加深度的關系。我們兩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錯
誤和誤解時有發(fā)生,但關系的修復與重建也是可能的。
雖然我們兩人以教書為業(yè),但我們十分清楚,有些課程從書本
上學不到,只能從體驗中學到。這就是為什么本書的側重點在于應
用。我們在世界負盛名的大學之一的商學院里工作,但我們要說
的話,在商業(yè)領域之外更有意義。雖然人們用親切的話語,說我們
花費數(shù)十年時間打造的人際互動課程(Interpersonal Dynamics)
有些婆婆媽媽,但這門課并沒有什么肉麻之處。培養(yǎng)這些軟
技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本書中的概念建立在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之上(尤其是人際心
理學的研究),也建立在我們自身數(shù)十年的經驗之上。大衛(wèi)在50 多
年前就到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工作了,他開發(fā)了這門人際互動課
程。在今天,他被稱為人際互動之父?_爾在20 年前與大衛(wèi)成了同事,也逐漸被人稱為人際互動女王,她協(xié)助擴大了課程的
規(guī)模,使參與課程的人數(shù)翻了一番。
這門人際互動課程,至今仍然是斯坦福MBA 課程中著
名、極受歡迎的課程,遠遠超過了第二名。超過85% 的學生報名參
加過這門課程,他們往往需要優(yōu)先選擇這門課才能選上。學生經常
表示,上這門課是一種具有轉變性的體驗。校友們也經常表示,
這是他們上過的、對他們影響深的課程,他們在個人生活和職業(yè)
生涯中依然在使用這門課中教的內容。學生之間會結下終生的友
誼,甚至建立婚姻關系。關于社交的技能,像戴維·凱利(David
Kelley)《創(chuàng)新自信力》(Creative Confidence)這樣的暢銷書就談到
過,《今日播報》(Today)做過專題報道,《紐約時報》發(fā)表過類似
的文章,《華爾街日報》也刊登過專題文章所有這些書籍和媒體
都注意到了這些技能在當今組織生活中的重要性。
學生很快就會知道,雖然這門課被形容婆婆媽媽,但不意味
著它很容易學。他們報名參加這門課后,會被安排進入一個12 人的
小組,也就是 T 小組。在為期10 周的學期里,這個小組的會面
時間為60 個小時。T 小組中的T代表訓練(training),而不是
治療(therapy),其目的是提供一個學習的實驗室,讓學生在其
中相互交流,從同伴的反應中學習,從而踐行課堂上的概念,例如
自我表露的重要性,如何給予并接受反饋,如何求同存異,如何影
響彼此。我們堅信,要學習建立有效的人際關系,合適的方法就是
與他人在真實情境下實時交流,而不是聽講座、閱讀相關材料、做
案例研究,甚至也不是看書(沒錯)。盡管本書涉及我們在課上講的
所有內容,但你依然需要借用你在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將其作為練習技能的實驗室,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為
你提供具體的建議,教你該怎么做。
對于那些習慣于處理數(shù)據(jù)、應付習題的學生來說,坐在一群人
當中,探究誰與誰的聯(lián)結更深以及為什么,一開始可能會有些不舒
服。但多年以來,有無數(shù)的學生在一開始都沒能領會這門課到底有
什么特別之處,但在結課時都對課程的內容深信不疑。盡管我們可
能很優(yōu)秀,但這門課的影響力并不是來自教師的精彩論述。我們的
工作只是提供條件,讓學生學習他們的行為方式會如何影響他人,
以及這對于他們成為未來的成功領導者來說意味著什么。
專家們已經認識到,人際關系技能(即軟技能)是職業(yè)成功的
基礎。我們的核心信念是,人是在與人打交道,而不只是與想法、
機器、戰(zhàn)略打交道,甚至不是在與金錢打交道。人際互動課程提
供了培養(yǎng)軟技能的條件,例如建立聯(lián)結、培養(yǎng)信任、產生影響,
這些技能已經成為成功領導者的關鍵能力。不僅如此,學生還會獲
得一些更加深刻的東西,一位多年前的學生很好地談到了這一點:
我知道,我去任何一所優(yōu)秀商學院,都會學習如何成為一名更好的
管理者和領導者。但我相信,如果我來到斯坦福大學,尤其是上了
這門課,我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不僅是一個好的領導者。
無論是在校友聚會上,還是在我們這些年來收到的電子郵件里,
我們都能得到許多良好的反饋。十年后,這門課挽救了我的職業(yè)生
涯(婚姻)。我?guī)缀趺刻於荚诠ぷ髦羞\用我在人際互動課上
學到的東西。我知道,通過這門課的學習,我成了一個更好的父
親(母親、配偶、兒子、女兒)、一個更好的同事。一位近期參與
高管項目的學員說:令人驚訝的是,這門課并沒有直接聚焦于提高我的領導能力。這門課主要教給我的是如何做一個更好的人……其
副產品是,我成了一個更有成效的領導者,而我的自我覺察、同情
心、表露脆弱情緒以及溝通的能力都提升了。
掌握這些軟技能需要努力,但任何人都能學會這些技能。這就
是MBA 學員能從人際互動課程的原則中受益的原因。這些技
能也不是只在加利福尼亞流行,世界各地(歐洲、非洲、亞洲以及
拉丁美洲)都有類似的團體課程,參與者也更多元化,其效果也是
相似的。
除了學術工作之外,我們在許多國家和行業(yè)中,為成百上千的營
利和非營利組織以及許多規(guī)模不同的公司(從世界100 強企業(yè)到創(chuàng)業(yè)
公司)提供過咨詢和高管教練服務。我們一同為斯坦福大學開發(fā)了一
門為期一周的高管人際關系課程,這門課程非常成功,世界各地的許
多高級管理人員都參加了。現(xiàn)在,卡羅爾將同樣的原則與課程流程應
用于培養(yǎng)硅谷的CEO、創(chuàng)始人以及投資者。
這些年來,我們觀察到的驚人的現(xiàn)象之一,就是深刻、充實
的個人聯(lián)結可以發(fā)生在差異很大的人之間,這超出了我們通常的想
象。我們可以和一個表面上看起來與我們沒有什么共同之處的人發(fā)
展出一段深度關系。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我們都見
過這種情況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生。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具備超越膚
淺對話的技能。要學會這些技能不一定需要很長時間,但的確需要
我們下定決心去真正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你無法與所有人都建立深度關系。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種深
層的聯(lián)結需要付出許多精力。更重要的是,你也沒必要這樣做。你的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人,比如網球伙伴,一起看電影、聽音樂會的
人,或者偶爾一起吃晚餐的人。你可能有一些在工作上合作非常愉
快的同事,但他們不是你親密的朋友。這些關系能為你提供伙伴
情誼、社會互動、智力激勵、專業(yè)認可以及樂趣。這些關系沒有那
么深入,這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你需要這些關系。不是每
道甜點都要像巧克力蛋奶酥一樣濃郁,你也不是每次都要和非常了
解你的人互動。
盡管如此,你在生活中可能依然有一些想要更進一步的關系。
你不確定這些關系會不會達到深度關系的程度,但你知道它們
還有成長的空間。也許你想學習如何讓一段點頭之交變得更深入,
讓有些冷淡的關系變得更親密,讓有問題的關系變得更健康,或者
讓競爭的關系走向合作。也許,你已經有了一些讓你感到既深刻又
滿意的關系,但你覺得這些關系的內涵可以變得再豐富一些。本書
中的概念可以幫助你朝著關系連續(xù)體上的任意方向前進。
我們并沒有承諾教你建立深度關系的五個簡單步驟,因為這
種步驟并不存在。沒有適用于所有人的方法。適合你的方法不一定
適合另一個人,有助于一段關系成長的方法,可能在另一段關系中
卻起不到預想的效果。深度關系也不是關系的終狀態(tài),因為關
系總是可以發(fā)展得更深。相反,我們可以把深度關系看成有生命的、
會呼吸的有機體,這些有機體總在不斷地變化,總是不斷地需要我
們的照料,而且總能給我們驚喜。
談到建立更有意義的關系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時,我們非常坦率,
在談論這種努力能帶來的好處時,我們也同樣坦率。我們已經發(fā)現(xiàn),
這些方法對于友誼、婚姻、家庭系統(tǒng)和工作關系都有著顯著而深刻的影響。我們知道,我們所教授的方法能讓關系變得更穩(wěn)固、更快
樂、更深刻,其中的沖突也會變得更少。對于一個人,如果你心里
懷有安全和誠實的感覺,你們的關系就有無限的成長機會。當你和
另一個人的互動達到真誠的狀態(tài)時,關系就會發(fā)生根本性的轉變。
后,我們要說的是,要建立一段深度關系,擁有一系列技巧和能
力是不夠的,這是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其中有一些神奇的
奧妙。
目 錄
贊 譽
推薦序
第1章 什么是深度關系┆?1
第2章 斯坦福商學院經典課程┆?11
部分 深度關系的必經之路
第3章 讓他人了解真實的你┆?27
自我表露可以讓他人更加充分地了解你,這是建立深度關系的關鍵。真實的自我被他人接納,是一種極大的認可。
第4章 鼓勵他人敞開心扉┆?55
鼓勵他人敞開心扉的過程包括知道何時更多地表露自己,何時后退一步,給對方空間,何時問正確的問題。這也需要你支持對方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你想讓他們得到的東西。
第5章 平衡雙方的影響力┆?79
建立深度關系,要考慮雙方的需求,使雙方的需求以相對平衡的方式得到滿足。
第6章 避免刺痛變成劇痛┆?99
在任何關系里,刺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加以處理,刺痛就可能變成劇痛。這意味著,在問題演變成嚴重沖突之前解決問題更容易。
第7章 針對行為給予反饋┆?117
針對行為給予反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既能讓你直接提出問題,又盡可能不讓對方產生防御的心態(tài)。
第8章 有效反饋的挑戰(zhàn)┆?141
如果帶著防御、否認、抵觸、報復的情緒,解決分歧的過程就會變得十分混亂。在問題解決過程的不同階段,學會感受和表達情緒,可以幫助我們有效應對挑戰(zhàn)。
第9章 人真的能改變嗎┆?163
你可能告訴過某些人,他們有些行為讓你很困擾,但他們卻一遍又一遍地重復這種行為,似乎并沒有任何改變。旁觀者可能會聳聳肩,說:他就是這樣,這就是他的性格。但事實并非如此,性格和行為之間有著很大的差別。
第10章 覺察并掌控情緒┆?185
大多數(shù)人都會先動用自己的頭腦,試圖從邏輯的角度理解發(fā)生了什么,然后才會注意到自己或他人的感受。有時,我們需要先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到底有什么感受?
第11章 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203
在關系中,人們傾向于將爭執(zhí)過度簡化為孰對孰錯的問題,認為錯全在對方,而自己沒有任何責任。這種過度簡化會減少和解的機會,讓雙方都不愿采取行動。如果我們想要建立深度關系,就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這樣才能打破僵局。
第12章 建設性地利用沖突┆?221
激動的情緒、你來我往的爭論、指責、矛盾激化,以及之后愈發(fā)根深蒂固的成見,讓許多人害怕沖突。而只有克服自己對沖突的恐懼,才能有效利用沖突。
第二部分 好的關系如何轉變成深度關系
第13章 雙方共同解決爭議┆?247
如果兩個人能坐下來共同解決問題,想出的辦法往往遠比任何一個人想出來的要更好。兩個人會考慮更多的選項,發(fā)現(xiàn)對方的思維漏洞,并且從對方的做事風格中獲益。
第14章 邊界與期待┆?263
哲學家普魯塔克曾說:我不需要這樣的朋友我改變他也改變,我點頭他也點頭。我的影子在這方面做得更好。真正的朋友不會只說你想聽的話,而是會說他們認為對你有益的話。
第15章 面對糾纏不清的問題┆?281
擁有一段深刻的關系,并不意味著你必須滿足對方的每一個需求。在面對糾纏不清的問題時,平衡照顧好自己和對他人做出回應這兩種需求尤其重要。關鍵是要坦言自己的需求,關心他人的需求,不加指責地對話。
第16章 若深度求而不得┆?299
我們在遇到障礙的時候,為其加上暫時這個詞是很重要的。一旦加上暫時,含義就從無望變成了可能。
第17章 如何修復破裂的深度關系┆?321
金繕是一種瓷器修復藝術。稀有的金屬粉末凸顯了裂痕,留下的金線告訴我們:當某物遭到損壞時,它會變得更加美麗。
結 語┆?335
致 謝┆?338
附錄A 情緒詞匯表┆?341
附錄B 促進學習┆?344
注 釋┆?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