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小集》分上中下三編:上編里的文章寫的是作者生活過的地方的人和事;中編寫的是作者的旅行心得,猶如旅行日記;下編是作者的讀書札記。文章的寫作跨度從2006年作者進入韓山師范學院讀書至今,而立之年顧來路,敝帚自珍,輯成小書,借此追憶遠去的青春。
《中締》;《山水之間》;《鄭州之行》;《西安印象》;《敦煌·莫高窟》;《三峽情緣》;《青島芳蹤》;《西行漫記》;《橋的那邊有一棵黃果樹》;《辛卯清明,武漢賞櫻》;《在陽朔,聆聽一首山水田園的牧歌》;《華北的天空之情迷白洋淀》;《“土里土氣”的太原》……《窗前小集》是作者譚支華十多年來零零散散所寫的文字匯編成集。
我與譚支華不認識,直到我寫這篇序的時候,也還只是文字之交。我們的緣分,是校友,是有110周年辦學歷史的韓山師范學院把我們連在了一起。小譚2002年考進韓師美術(shù)系,而我,2010年奉命來到韓師工作。美術(shù)系的張玉金老師向我推薦了小譚的這本《窗前小集》,讓我為其作序。我看了作者自序和目錄之后,答應(yīng)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小譚是一位對韓師飽含深情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
作為韓師的校長,推介自己學校的畢業(yè)生是一種義務(wù)。也為自己學校畢業(yè)生的“出彩”而感到無比的自豪。2012年5月,我為地理與旅游管理系的應(yīng)屆畢業(yè)生徐雪偉的文集寫過序。今年4月份,他發(fā)來了一篇叫做《筑夢》的散文給我,我才知道,他是憑著這本集子和他優(yōu)秀的實習業(yè)績,戰(zhàn)勝了來自華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的畢業(yè)生,走進了汕頭市潮陽區(qū)第一中學這所名校。像小譚和小徐這樣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以自己出色的能力和表現(xiàn),為他們自己,也為母校爭了光,我為他們的成就感到歡欣鼓舞。雖然雜務(wù)紛紜。但花些時間讀讀學生的作品,為他們寫點文字,值!
小譚是粵西陽江人,但與位于粵東的韓師“前世有緣”。報考志愿的時候他力排眾議,包括家長和師友的勸告,填報了韓師的志愿,并如愿以償成為了韓師人。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親友之言,似有偏頗,然亦是好意。吾亦深慮之而志不改。余以此為明智之舉,其因有三:其一,韓師歷史久矣;其二,學費不高,于吾類極當;其三,雖遠省府,然亦避絲竹之惑耳,不失為治學修身之佳境。天遂人愿。是年金秋,吾為韓師一員也!(《窗前小集·韓師記》)韓園四年的學習生活,也證實了小譚選擇之不謬!绊n師雖然偏居一隅,但我這四年時光里并不感到孤獨,相反,我覺得百年韓師很有人情味,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情愫會愈來愈濃重,F(xiàn)今,每當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惑,工作中碰到某些委屈,只要回想起在母校韓園遇到的人和事,那感覺像極了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投入了母親的懷抱。我是畢業(yè)之后才體會到‘母校’一詞的含義,鐫刻于西校門背面的校訓‘勤教力學,為人師表’,我會踐行一生,因為在我看來,那是母親的叮嚀!(《窗前小集·想起了一些人,想起了一些事》)小譚對母校韓師,對教育事業(yè)的這種執(zhí)著深情,令只有三年多校齡的我感動不已,甚至成為鼓勵我克服困難、努力做好韓師工作的一種動力。我想,如果每一個韓師人,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對母校有著這樣一種無怨無悔的情愫的話。何愁韓師不能辦好?在小譚的身上,我看到了杰出校友陳偉南、陳其銓、陳復禮、林進華、陳漢士等先生的魁梧身影。這些前輩校友們在韓師讀書的時間也就是短短的兩年,有的甚至中途輟學。但與母校的情結(jié),這一輩子是愈系愈緊了。在小譚身上,我也看到了后來者的矯健身影。小譚的師弟、2012屆的畢業(yè)生徐雪偉說:“離開母校時,我的書篋里,放著一把采自巍巍韓山的芹草,翠色如玉,隱隱有香。我把它帶回了故鄉(xiāng),種在了東山上。而潮陽的最高學府,潮陽第一中學,就位于東山山麓。”(徐雪偉《筑夢》)于是,我想,這是什么?這是一種精神,在一代代韓師人中凝練而成并不斷傳承發(fā)展的韓師精神。它就像一根無形的紅線,連著韓師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連著一代代的韓師人!從小譚的“昔韓師如陳釀之杜康,醇香透脾;今之韓師,比之尤甚。如初升旭日,穿殛透霧,光芒萬丈”(《窗前小集·韓師記》)到小徐的“我堅信,冥冥之中,會有感應(yīng)。這種感應(yīng),來自于學院某一林遮樹隱的山居,來自于文祠內(nèi)徐徐繚繞的煙氣,來自于埋頭書海字潮之中的那種期待的眼神。在更為宏觀的層面上,這種感應(yīng),將延伸到云天之間,到山水之際”(《筑夢》),描寫的都是這種無形而有質(zhì)的韓師精神。
當然,我喜歡小譚的文章,還因為他跟我很“投緣”。從小譚的《窗前小集》中知道,他“幼喜師道。欽羨傳道授業(yè)解惑之高節(jié)”。而我也“好為人師”,考進中山大學中文系之后就立志當老師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碩士研究生本可以很容易地選擇前程錦繡的仕途,但我毅然決然地走進了學校。而今教齡已近卅載。一點兒都沒有后悔,仍然樂在其中。因而,小譚文集中的許多關(guān)于“教書”的文章,我很容易讀懂,也為這位青年才俊的研究精神和文章的精彩而擊節(jié)贊賞。他的《徐悲鴻素描體系與契捷恰科夫素描體系的比較研究》是讀大三的時候就發(fā)表于國家核心期刊《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上的。徐悲鴻研究專家顧平教授當時就對他贊不絕口:“作為一名尚未畢業(yè)的本科生,可以把自己的學術(shù)文章同名校教授的文章同期發(fā)表,其學術(shù)素養(yǎng)與文字表達能力可見一斑!蔽蚁嘈拧F渌幸矔型,會喜歡小譚的這類文章的。
小譚的另外一個“癖好”,就是“好讀書”。盡管,他小時候喜歡讀書,只是因為讀書就可以“不用干農(nóng)活”,可以偷閑;后來還知道可以“吃國家糧”,因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我很喜歡他在文集自序里寫的這段話:“羅曼·羅蘭說過:‘與書籍生活在一起,生活是不會嘆息的!f得真好。我一路走來的步履,多么像是這句話的腳注。不敢想象,我這樣一個農(nóng)村孩子的成長,如果沒有書籍的營養(yǎng),今天的我又將是如何一番模樣。古希臘人是有知識的,但他們更相信命運,智慧之神雅典娜亦復如是。我自稱是悲觀宿命論者,不敢說知識真的改變了人的命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無論時光怎么轉(zhuǎn)變,只要有書籍為伴,就永遠都有繼續(xù)前行的力量!逼鋵,不管你是什么出身,農(nóng)村孩子也好,城市孩子也好,缺少書籍的精神食糧,你的人格就一定會發(fā)育不健全!我也是個嗜書如命的人,家里環(huán)墻書架,四壁蕓簽。是書籍,是知識,改變了我的命運,不然,我就不可能從離小譚家不遠的雷州半島密林里走出來,走上大學講堂;是書籍,是知識,像糧食一樣養(yǎng)育了我們,健全了我們的精神人格;是書籍,是知識,像清泉一樣蕩滌了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的靈魂得到慰藉和升華!而因為書讀得多,所以知識積累豐富,寫起文章來就能夠“東拉西扯”。游刃有余。看小譚的文章,尤其是其中一些涉及古代文獻和古典美學的文章,如《筆法禪境,書道春秋》、《喜向筆墨覓小詩》等文章,可見其讀書之多,功力之深。如果不是有其個人的經(jīng)歷介紹的話,我還以為這些文章的作者是中老年人。因為讀書是一種積累,積累豐厚而后才能應(yīng)用自如,信手拈來,皆成文章。
小譚還喜歡遠足,“向往旅行”,(《窗前小集·自序》),邊走邊讀邊寫。這也與我的愛好不謀而合。我一生愛書、愛讀書,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古訓。家中的客廳因為四壁皆書,貌似書房,我便命其名為“行讀齋”,雖然真正的書房至今還不見蹤影。所謂“行讀”者,乃“邊行邊讀,邊讀邊行”也。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边@里我篡改為:“讀書是學習,旅行也是一種學習,邊行邊讀邊寫是一種更重要的學習!被厥孜医患鬃拥娜松猛,有半個世紀是在讀書(包括行讀)、寫書、教書。今天算是又遇上知音了,因為小譚也好讀書,愛旅行。也正因為如此,我對小譚文集里《敦煌·莫高窟》、《西安印象》等篇什,讀之甚有同感。因為在那些地方,我都徜徉過、發(fā)呆過。像敦煌,我已經(jīng)去了三次了,還想再去。因為,敦煌本身,像小譚說的,就是一本厚厚的歷史書,任你去多少次,也讀不完它。其中之精神營養(yǎng),就像是一口無底的深井,任多少代人也汲取不完!
我喜歡讀畫家的散文,吳冠中、黃永玉、林墉等大師的隨筆和散文集都是我的至愛,位列書架的顯眼之處。畫家們往往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視角和情趣,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能力超強,文筆俏皮流暢而極具形象美感,讀之令人浮想聯(lián)翩。小譚也是學美術(shù)的,他的散文也有此特點,雖然文筆還不算老練,但也新鮮可愛。其寫韓師舊校區(qū)教工宿舍的一段,可圈可點:“(西區(qū)學一樓的單間宿舍)房間在二樓,與韓文公祠僅一墻之隔,每天清早,外語系的同學們總會在那里讀書。我最欣賞的是午后陽光照射陽臺走廊的光景,尤其是夏日午后。破舊的學一樓掩映在高大喬木的蓊郁之中,強烈的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把伸向陽臺的樹葉影子投射在地板上,斑駁淋漓,像極了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作品——透亮而富有詩意!(《想起了一些人,想起了一些事》)我辦公室所在的才林樓就在學~樓的旁邊,窗外的風景也像小譚描述的那般美好。案牘勞形之暇,我也常常望望窗外的植物、陽光,休養(yǎng)眼神,但就沒有體會到小譚這種審美感受,“身在美中不知美,只緣心中沒美學”啊!現(xiàn)在讀著小譚這段美文,我就有一種向在西校區(qū)辦公和學習的師生們推薦的沖動:“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你們可是生活在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作品之中哦!
哦,我信馬由韁地不知道寫到哪里了,看來已經(jīng)離“序”太遠了,還是收緊韁繩吧?傊捎谝环N校友的緣分。一種人生夢想和生活習慣的投緣。一種文學靈感的沖動,我寫下了上面這些文字,妄圖作為小譚《窗前小集》的序,還不知道小譚喜歡不喜歡呢!
林倫倫
癸巳龍舟競渡聲中
寫于110周年校慶的韓師
譚支華,廣東陽江人,教師一枚,畢業(yè)于韓山師范學院美術(shù)系,喜歡閱讀、旅行,偶遇閑暇,信手隨筆,將自己的心情和思考付諸筆端。
序(林倫倫)
一本集子一些故事(自序)
上編求學時光
韓師記
與主事者書
泉林山莊記
回鄉(xiāng)散記
初為人師的隨想
關(guān)于“家”的斷想
龍舟情
民生在勤——談?wù)勎业摹笆貢r”觀
習慣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
說到底還是習慣問題
師者,任重道遠——聽戚業(yè)國教授報告有感
九四春秋化星辰——紀念我的奶奶
一種精神一種愛——寫給廣州美術(shù)學院“大功課”團隊首屆插畫展覽
《跬步集》自序
想起了一些人,想起了一些事
令人激動的畫,更令人感動的是愛
水仙
一庭春雨,滿架秋風
那一抹青蔥
中編山水之間
鄭州之行
西安印象
敦煌·莫高窟
三峽情緣
青島芳蹤
西行漫記
橋的那邊有一棵黃果樹
辛卯清明,武漢賞櫻
在陽朔,聆聽一首山水田園的牧歌
華北的天空之情迷白洋淀
“土里土氣”的太原
下編讀書札記
筆法禪境,書道春秋——從《陳其銓教授論文選》說起
喜向筆墨覓小詩——讀《陳鈉山水畫集》有感
讀《另一種回憶錄》,敬悼季羨林先生
名“鴉”實“雅”——讀《任洋鴉集》有感
今朝風日好,最近讀董橋
原來作者是陳之藩
小人物里的大世界之情欲與良心——讀《戰(zhàn)爭與和平》有感
四壁書香妝陋室,半簾蕉影話南窗——與支華君韓園交往散記(張玉金)
后記
版權(quán)頁:
還是那條小巷,還是那一間一廊的小屋,舅公和舅婆早在家守候了。寒暄之后,二姑媽就和老兩口聊起了小時候的生活,聊三兄妹在失去母親之后由父親(我爺爺)連夜帶來舅公家的情景,天寒又下雨,聊我父親童年的惡作劇。舅公還特地將我與父親比較,說人長得像,性格卻像我母親。我們四人每人一張小椅子,舅公坐在靠床沿旁,左手枕著桌子,頭戴一頂小蓋帽,借著天頂來光,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簡直就是列賓畫中的那個“膽小的農(nóng)夫”:深凹的雙眼,折射出呆滯的虛光,高高的鼻梁,突出的雙顴,兜形的下巴,配以深褐色的著裝。我的天吶!難道舅公是從列賓的畫里走出來的俄羅斯農(nóng)民?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有一股給舅公畫像的沖動,連作品名稱都想好了,叫《無奈的漁夫》。我想著力刻畫出一個從驚濤駭浪中走過來的漁夫的形象,透過畫面稱出靠捕魚養(yǎng)起一家十口人的分量。很遺憾,那一天我沒有帶任何作畫工具,然而舅公那日漸暗淡的眼神和不斷重復的話語,讓我感覺到舅公真的老了……
二舅婆一直在旁邊嘮叨,要到市場買菜回來做飯,二姑媽和我堅決不同意。我們說主要是來看看二老,吃飯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都能吃飽,再不像小時候那樣,非要逢年過節(jié)或是漁船靠岸時才能吃上頓飽飯。舅婆七十了,還每天熬夜織漁網(wǎng),她說這輩子就被網(wǎng)纏著了,不織反倒不習慣。二姑媽說舅婆年輕的時候是村子里最俊的漁家姑娘,高挑的身材,姣好的臉蛋,纖纖的巧手織得一手好漁網(wǎng)。如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交由記憶封存了,只是織針仍伴著孤燈在日夜穿梭。當年在海邊織漁網(wǎng)的漁家姑娘,幾十年后的今天已經(jīng)是兒孫繞膝的奶奶了。歲月不饒人,再姣好嬌美的容顏也經(jīng)不起日曬雨淋的擦洗,只有心中那份質(zhì)樸的情感——親情,風雨之后才會越來越純,臻于至璞。
回來的時候,我載二姑媽經(jīng)過村口,她指著渡頭邊那棵榕樹笑著對我說:“當年我和你父親一起來抬水,汲水的時候,他差點連桶帶人沉了,下去,幸好后來使勁又拉了上來!闭f完暗自好笑。走不遠的一段路又經(jīng)過一個小村莊,叫伍家村,也是枕著漠陽河邊的,村口有一座小廟。二姑媽特地叫我開慢點,又說起了她和大姑媽、父親三人小時候從舅公家抬米回家的事情。一個夏日的上午,兄妹三人抬著半袋大米經(jīng)過伍家村,忽然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天一下子暗了下來。三個小家伙像離群的小雞一樣在雨中前行,跑了好一陣子才到廟里避雨。二姑媽年紀最小,膽子也小,看到廟里的菩薩面目猙獰,嚇得直哭。大姑媽和父親連忙把她拽到神案底下,兄妹三人緊緊抱在一起。二姑媽說那會兒想起了在三年困難時期死去的媽媽,也就是我的奶奶,如果不是奶奶英年早逝,爺爺也不會為了掙工分而把三個子女交由二舅公照看。說到這一段,我在小廟前稍作了停留,二姑媽說之前廟里的菩薩已經(jīng)換了,現(xiàn)在的變得可親多了。
我聽得一陣喟然,尚能欣慰的,是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成長,正如舅婆說的,我的樣子越長越像父親,只是性格脾氣大不相同。是的,怎么能相同呢?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是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父親那會兒可能壓根就沒有想到二十多年后會有一個現(xiàn)在的我。所謂睹物思人,二姑媽一看到眼前熟悉的事物,她那苦澀的童年便不斷浮現(xiàn),一味在我耳邊講舊時,講和鄉(xiāng)親們敲石子筑路修橋,講我父親讀書時的惡作劇。我呢,饒有興致地昕著,還不時來一陣追問,甘苦之間不覺家門已在望了。
如果我沒記錯,那應(yīng)該是大年三十的前兩天,傍晚時分的石侖河邊,天氣陰沉,我騎單車在兒時時常玩耍的地方轉(zhuǎn)悠。在江邊眺望河中間沙洲的竹林,好茂盛的一大片啊!石侖河水平靜地從竹林旁邊流過,竹林后面的群山都淹沒在煙霧中,摩詰云: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此情此景,真有點禪味了。
我把車子停在石侖廟前。石侖廟建在河邊,傳說是為了鎮(zhèn)住石侖河中怪獸而立,新中國成立后一段時間內(nèi)曾作為石侖小學教學用地。后來小學遷到山頂上去了,廟基一度荒廢,前年得眾信徒捐資修復,如今煥然一新。廟前沿江邊長有數(shù)株常綠喬木,其中有一棵虬勁的桂圓樹伸向河邊。小時候,爺爺好多次把我放在上面看龍舟競渡,依稀記得上面還曾留有我用笨拙的刀法刻下的龍的鱗片。
我的思緒在記憶里神游了好幾回,仿佛又回到了鑼鼓喧天的端午時節(jié)。石侖河上飛龍奪錦,河兩岸人山人海,吶喊助威,全然沒有察覺到是身處早春;貞,有時也是一種對現(xiàn)實的遺忘。我這樣想著就掉頭回家了。
是他嗎?我推著車慢慢走過去。哦!近了,看清楚了,是松伯。他穿著深藍色外套,右手提著理發(fā)工具箱和草帽,不時用左手撓一下那蓬松的頭發(fā)。“松伯,您這么晚才收工啊?”我大喊一聲!芭叮∧闶前⑷A吧?好幾年沒見你了,還念書嗎?”我逐個回答松伯的問題后說:“我載您去渡頭吧?天快黑了,早點回家吃飯!彼刹是那樣,很平靜地說不用麻煩了。干脆,我又掉轉(zhuǎn)車頭陪他走到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