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全面論述問卷設計的權(quán)威手冊。全書分作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給出了問卷設計中設計者需要注意的總體性的概念框架;第二部分從第一部分出發(fā),分章論述了題項設計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第三部分則將問卷作為一個整體,闡明了問卷中題項安排的要旨。
本書層次分明,是實用性和理論性高度綜合的產(chǎn)物。實用性體現(xiàn)在作者就每一類的題項,以及問卷整體需要注意的各主要事項的提示中,而理論性則體現(xiàn)在保證提示有效的理論根據(jù)。在突出實用性的同時,作者的理論思考也深深地融入到具體的建議當中了。
因此,本書既適合作為一本適用手冊,作為問卷設計者的常備參考,也適于作為問卷設計理論研究的踏腳石。
諾曼·布拉德伯恩(哈佛大學博士,1960)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和公共政策研究海瑞斯研究生院,瑪格麗特和第凡內(nèi)·布萊克資深教授。他經(jīng)常與希摩.薩德曼一起,就調(diào)查方法論的各個論題從事廣泛的寫作。他是將認知心理學引用到調(diào)查問卷設計中的先行者。他曾擔任國家輿論研究中心的
1 提問的社會背景
細微的措辭變化會造成顯著的差異
有傾向性的措辭導致有傾向性的回答
政治性問題的細微差別
作為一種社會過程的提問
將回答人視作自愿的交談者
為何有些敏感的問題不再敏感
處理社會贊許偏差
提問過程中的道德原則
為什么隱私權(quán)不是絕對的
何謂知情同意
機構(gòu)性審核委員會的重要作用
設法保證匿名
回答人究竟需要知道多少
研究問題與實際詢問的問題 1 提問的社會背景
細微的措辭變化會造成顯著的差異
有傾向性的措辭導致有傾向性的回答
政治性問題的細微差別
作為一種社會過程的提問
將回答人視作自愿的交談者
為何有些敏感的問題不再敏感
處理社會贊許偏差
提問過程中的道德原則
為什么隱私權(quán)不是絕對的
何謂知情同意
機構(gòu)性審核委員會的重要作用
設法保證匿名
回答人究竟需要知道多少
研究問題與實際詢問的問題
清晰地陳述研究的具體目的
根據(jù)研究目的提出具體問題
給新手的建議
使用現(xiàn)有調(diào)查中的問題
從以前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好的問題
回答誤差的來源
問題類型不同,誤差也不同
偏倚和可變性的區(qū)別
有意的偏倚和無意的偏倚
推薦閱讀書目
第1部分 提問的謀略
2 詢問無威脅性的行為問題
本章要點
……
第2部分 起草和制作問卷
1 提問的社會背景
在提問時,精確的措辭至為關鍵,它可以決定回答人的答案。然而即使在日常交流中,這一事實也沒得到充分的重視。例如,一個同事談到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想挑選一塊花崗石作為廚房的工作臺,但他只有勞動節(jié)前的周六才有時間。雖然在周五,他曾經(jīng)打電話確認,商店在周六仍將營業(yè),但是當周六他到商店時,卻發(fā)現(xiàn)商店的大門上寫著“因勞動節(jié),周末停業(yè)”。于是,我就問他是否還記得他向商店職員提的問題。他說:“我問他周六商店什么時候營業(yè),他回答‘九點到五點!
這個故事形象地說明了提問的基本要領。它說明,對于一個提問者而言,懂得在提問時必須遵循提問的黃金法則——問題只應涉及自己想要知道的東西,不要涉及其他無關緊要的東西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不僅如此,他們還必須了解更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模棱兩可的語言和語境所具有的重大影響力,同樣也會對問題含義的理解有很大的影響。我的同事在不經(jīng)意間問了一個極為模糊的問題。他的問題究竟指的是通常的周六,還是特指即將到來的周六呢?顯然,店員認為他問的是通常的周六。而我的同事問的卻是即將到來的周六。直到他到了商店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他的問題可能會有另外的解釋。
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充滿了類似的誤解。在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進一步的交流,或者直接提出含義清楚的問題來糾正。有時它只能在我們預期的行為沒有發(fā)生時,就像看到商店關了門那樣,才會被糾正。但是調(diào)查中使用的提問方式,使我們無法獲得有關含混不清或者信息誤傳之處的反饋。我們必須依靠試調(diào)查來清除問題中的含混用詞,以盡可能地將問題表述清楚——問我們想要知道的東西,不涉及其他無關緊要的東西。
本書的主題是:問題的措辭是調(diào)查的關鍵要素。正確的字序在問題中的重要性可以通過另一個例子予以形象說明。
……